引言-供应链管理专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引言-供应链管理专栏

引言 高速增长的盛宴渐趋结束,面临 “增长陷阱”怎么办? “我们最反对的那种人,也是我们容易变成的那种人”——弗兰克·赫伯特 《沙丘》 2000 年,阿里巴巴刚成立不久,马云、金庸还有8848 的老总坐在一起,第一届西湖论剑, 稚气未脱;华为崭露头脚,营收刚过百亿,规模初具,不过大公司病却不轻,成本做不下来、速 度做不上去,赶工加急,内忧外患,处于爆炸的临界点,任正非寝食难安;中国移动成立了,可 在一个摩托罗拉传呼机主打天下的年代,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个未来手机用户的全球第一呢?做大 做强是当时本土企业的主旋律。跟境外的竞争对手相比,本土企业总觉得不够大、不够强,就像 一个小孩子与相扑高手斗,规模不在一个水平上。 图1:本土企业总觉得不够大、不够强 图片来源: 那一年,我到美国读商学院,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叫供应链管理。 15 年过去了。阿里巴巴上市,市值一度超过3000 亿美金 (2014 年11 月10 日),是雅虎的 五六倍;华为营收达到2800 亿元 (2014 年),是2000 年的20 多倍;中国移动营收超过6400 亿 元,据说网络连中印边界的哨所都覆盖了。本土企业还是觉得做得不够大,尽管在全球 500 强中, 中国公司已经占了106 家 (2015 年),仅次于美国;领头羊虽说还是中石化,不过排名却从第58 位一路上升到第2 位。2000 年,中国的GDP 刚迈过1 万亿美元大关,排在全球第7 位,跟意大利 称兄道弟;2014 年,这一数字翻了三番有余,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图2 :快速发展30 年后,其实规模已经不是问题 但是,伴随快速成长的是成长的烦恼,表现为全面扩张、产品线过长、产品型号泛滥、复杂 度大增,企业臃肿不堪,流程缓慢;大规模的库存积压、产能过剩、成本高昂,但客户服务水平 还是达不到期望。结果呢,生意越做越多,钱却越赚越少;或者说账面上赚了,却都进了库存。 可以说,快速成长后,很多本土企业长成了“小胖子”,规模效益递减、成本做不下来、速度 做不上去便成了大问题。 图3 :快速成长后,很多本土企业长成了 “小胖子” 图片来源:张耀宁/画 这些看上去都很面熟?是的。那些巨无霸的跨国公司,我们曾经的竞争对手,就是这个样。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竞争中节节取胜。我们历来都笑话竞争对手的低效,现在却在我们 身上同样出现。这正是充满讽刺意味,也应了弗兰克•赫伯特在 《沙丘》里的那句名言:“我们最 反对的那种人,也是我们容易变成的那种人”。简言之,我们变成了我们曾经的竞争对手。 这些企业是普遍的销售导向,尤其是在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作为一个 企业,要么是销售驱动,要么是技术驱动。这本来没什么错,因为销售与设计最接近客户和需求, 是公司成长的驱动力。但是,过犹不及。在销售驱动的企业,销售处于强势地位。销售说,市场 竞争如此激烈,我拿个单子多不容易,既然单子我能拿下来,你难道就做不出来?但问题是交期 太紧,批量太小,赶工加急做出来,成本太高,得不偿失,做还不如不做。作为支持职能,供应 链在大多公司都没有什么发言权,在一切向客户看齐的口号下,没有说不的余地,那就只有死给 销售看的份:赶工加急做出来,但成本高昂;或者建一大堆库存和产能,浪费惊人。这都保证了 能够及时响应市场需求,保住了营收,却牺牲了利润,掉进了响应速度快、但响应成本也很高的 “响应陷阱”。 图4 :片面追求增长,本土企业普遍陷入“响应陷阱” 人不能一直长个儿,企业也不会一直增长。当增长放缓时,片面追求业务成长和市场规模的 副作用就会更加明显。比如有个几亿营业额的企业,出口导向,在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市场需求 不振。为了维持业务成长,销售就接了很多小单,有些都是好几年没生产过的。量小货杂,连供 应商都不愿意做,只有求着供应商的份,采购做得跟销售一样苦;交期又紧,赶工加急,得花很 多精力来跟进,只能雇更多的人。结果呢,几年来营业额持平,公司却平白增加了成百号人,主 要在供应链领域。 小公司这样,大公司也不例外。有个大型建筑设备制造企业,由于前几年4 万亿刺激方案带 来的基本建设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