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排导槽槛后侵蚀试验研究-兰州大学.PDF

泥石流排导槽槛后侵蚀试验研究-兰州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泥石流排导槽槛后侵蚀试验研究-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6, 52(3) / 6 月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2016 ,52(3) / June 泥石流排导槽槛后侵蚀实验研究 1, 2 1 1 1, 2 1, 2 刘曙亮 , 游 勇 , 柳金峰 , 赵海鑫 , 孙 昊 1. 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4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摘 要:通过排导槽室内实验, 探究了泥石流重度分别为13、15、17、19 kN/m , 坡度分别为7° 、 10°、12°、15°、17°, 肋槛间距分别为40 、50、60、70、80 cm 的情况下排导槽肋槛后部冲刷坑的纵横 剖面形态、最大冲刷深度及其变化规律. 研究发现: 排导槽槛后冲刷坑的深度随泥石流重度的增大 而减少, 随排导槽坡度的增加而增加, 随肋槛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且冲刷坑深度随重度、沟床坡度、 肋槛间距变化的关系分别为二项式关系、线性关系、对数关系. 肋槛后部侵蚀坑纵剖面可分为槛后 冲刷区、冲淤平衡区和槛前回淤区3 个部分, 侵蚀坑横剖面具有凹形横剖面、震荡型横剖面、平缓型 横剖面3 种形态. 关键词:泥石流; 排导槽; 侵蚀剖面; 侵蚀深度 中图分类号:TV 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455-2059(2016)03-0328-06 DOI: 10.13885/j.issn.0455-2059.2016.03.007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rosion after debris flow drainage cannl ribs 1, 2 1 1 1, 2 1, 2 Liu Shu-liang , You Yong , Liu Jin-feng , Zhao Hai-xin , Sun Hao 1. Key Laboratory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arth Surface Process,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law of debris flow deposition below the sills,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3 conducted. In the experiment, the bulk density of debris flow were 13, 15, 17, 19 kN/m , channel slope was 7 degrees, 10 degrees, 12 degrees, 15 degrees, 17 degrees, the threshold spacing were 40, 50, 60, 7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