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及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2.4、2.5) 本节课将讲述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一、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二、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 1. 电路组成 2. 稳定原理 Re 的作用 3. Q点分析 利用戴维宁定理等效变换后求解Q点 4. 动态分析 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引入直流负反馈 温度补偿:利用对温度敏感的元件,在温度变化时直接影响输入回路。 例如,Rb1或Rb2采用热敏电阻。 Rb1应具有负温度系数, Rb2应具有正温度系数。 讨论 第二部分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 一、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1. 静态分析 2. 动态分析:电压放大倍数 2. 动态分析:输入电阻的分析 2. 动态分析:输出电阻的分析 二、基本共基放大电路 1. 静态分析 2. 动态分析 三、三种接法的比较:空载情况下 接法 共射 共集 共基 Au 大 小于1 大 Ai β 1+β α Ri 中 大 小 Ro 大 小 大 频带 窄 中 宽 四、三种接法的组合形式 为使单级放大电路具有多方面的优良性能,有时采用组合接法。例如: 共集-共基形式:输入电阻高、电压放大倍数较大、频带宽 共集-共射形式:输入电阻高、电压放大倍数较大 讨论一 图示电路为哪种基本接法的放大电路?它们的静态工作点有可能稳定吗?求解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表达式。 讨论二 讨论二 第六讲结束!下一讲将讲述:场效应管、复合管及多级放大电路 作业:2.11、2.13 引导学生列出直流通路的回路方程,说明由此即可求出静态工作点。 引导学生列出直流通路的回路方程,说明由此即可求出静态工作点。 说明共基放大电路适合做宽频带放大电路。 是为了提高T1管的高频特性(第五章),原理如下: 共基输入电阻较小,即共射负载较小,电压放大倍数减小,K?,T1管be间电容??等效到输入电容(1+?K?) ??减小,从而提高共射电路的高频特性。 * 第一部分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二部分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 一、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二、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 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所谓Q点稳定,是指ICQ和UCEQ在温度变化时基本不变,这是靠IBQ的变化得来的。 T( ℃ )↑→β↑→ICQ↑ →Q’ 若温度升高时要Q’回到Q,则只有减小IBQ ICEO↑ Q’ 直流通路? Ce为旁路电容,在交流通路中可视为短路 为了稳定Q点,通常I1 IB,即I1≈ I2;因此 基本不随温度变化。 T(℃)↑→IC↑→UE ↑→UBE↓(UB基本不变)→ IB ↓→ IC↓ Re起直流负反馈作用,其值越大,反馈越强,Q点越稳定。 关于反馈的一些概念: 将输出量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回输入回路影响输入量的措施称为反馈。 直流通路中的反馈称为直流反馈。 反馈的结果使输出量的变化减小的称为负反馈,反之称为正反馈。 Re有上限值吗? IC通过Re转换为ΔUE影响UBE 温度升高IC增大,反馈的结果使之减小 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工作点稳定电路 什么条件下成立? Rb上静态电压可忽略不计! 利?弊? 无旁路电容Ce时: 清华大学 华成英 hchya@tsinghua.edu.cn 图示两个电路中是否采用了措施来稳定静态工作点? 若采用了措施,则是什么措施? 一、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二、基本共基放大电路 三、三种接法放大电路的比较 四、三种接法的组合形式 故称之为射极跟随器 Uo< Ui Ri与负载有关! RL 带负载电阻后 Ro与信号源内阻有关! 3. 特点 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只放大电流,不放大电压;在一定条件下有电压跟随作用! 令Us为零,保留Rs,在输出端加Uo,得: 3. 特点: 输入电阻小,频带宽!只放大电压,不放大电流! 具有什么特点?是为了增强电压放大能力吗?(备注) 电路如图,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1. Q为多少? 2. Re有稳定Q点的作用吗? 3. 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 4. V 变化时,电压放大倍数如何变化? 清华大学 华成英 hchya@tsinghua.edu.cn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1、总结Q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变量线性回归的平均值概念和其在地学.pdf
- 南京温度及降水的气候振动分析.pdf
- 汽轮机压缩机知识汇编.docx
- 晶体三极管和放大电路练习题.doc
- 哈工大小波理论和应用 第3章哈尔小波分析.pdf
- 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与中国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旧人教版.ppt
- 振动20大学物理AII.pdf
- 科隆ifc100指南.pdf
-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研究——基于中国级面板数据分析.pdf
- 2008中考物理(质量与密度)复习题汇编.doc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5课时 分数乘小数.pptx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3课时 比的应用.pptx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5课时 圆的面积-2.pptx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7课时 解决问题-1.pptx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4课时 利率.pptx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8课时 解决问题-2.pptx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第2课时 鸽巢问题的一般形式.pptx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整理和复习.pptx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时 分数乘分数-1.pptx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复习第2课时 可能性.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