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讲 文言文阅读.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第一讲 文言文阅读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第一讲 文言文阅读方法 【《考试说明》文言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1.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 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 文本内容的理解(包括断旬、翻译等)???? ? 4.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5.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6.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 10.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 11.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 【学习指导】 王大绩:学习好文言文,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词的积累,因为文言文要素里,虚词、实词,包括语法,实词是最常见的,语义现象、古今活用的现象,有比较好的积累和扎实的掌握,对理解文言文就有了基础。学习文言文,一方面要积累,另一方面要有推断能力,根据上下文的文意进行推断,高考好的文言文,也是在一定基础上进行推断。另外是需要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的阅读,对现代文很容易读懂,是因为熟悉它的语言模式,文言文读不懂,主要是不熟悉语言模式,文言文当中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说,对这个不熟悉。如果这方面能够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读文言文也比较容易。三个方面,实词的积累,根据上下文的推断,还有对于语言的熟知,这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的三个方面。 【真题阅读】 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 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 注:觌(dí),相见。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受而籍之以归 籍:登记造册 B.太祖典禁旅 典:主管,掌管 C.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预:参与,加入 D.仍赐白金万两???? 仍:于是,又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百玩之具罗于席 吴越人以轻舟追遣之 B.观其所取 一无所受 C.汝何故疏我 吾何功哉 D.彬之总师也 上临哭之恸 8.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使吴越,致命讫即还 出使吴越,传达旨意完毕即刻返回 B.吾终拒之,是近名也 我若果一直拒绝收礼,就会得到好的名声 C.请煜入宫治装 请李煜进入宫殿收拾行装 D.上觉,遽诘所以 皇帝察觉了,急忙追问其中的缘故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曹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 B.曹彬为官清正,对宋太祖不巴结逢迎,对同僚也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 C.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礼相待。 D.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众,宋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 10.文中第5段写道“美窃视彬微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4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