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创新无忧
附件1
转基因重大专项201年度课题支持范围
根据专项总体实施方案和“十三五”实施计划,协调推进研发与拓展转基因研究领域,进一步遴选重大产品、基因和技术,提升我国转基因动植物研发能力、重大课题
()高品质转基因奶牛新品种培育
1.研究目标:以功能型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为重点,完成食用安全评价和功能性产品开发研究,完成安全证书和产品生产许可证书申报,制定转基因奶牛的品种、饲养管理、繁殖和育种等技术标准,育成目标性状突出、综合生产性能优良的高品质转基因奶牛新品系。
2. 研究内容:对已获得的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和BLG基因敲除奶牛等育种基础群,继续深入开展育种价值评估、生产性能测定和生物安全评价,结合全基因组选育等育种技术,选育富含功能蛋白、乳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过敏源显著减少等目标性状突出综合生产性能优良的转基因奶牛育种群或新品系;开展转基因奶牛的品种、饲养管理、繁殖和育种等相关标准研究,系统开展高品质转基因奶牛新品系认定,研制和开发重组蛋白新食品原料、营养强化剂和抗肿瘤新药等功能产品,开展产品生产许可证书申报。
3. 考核指标:获得定点整合或基因组精细编辑的转基因奶牛,进行育种价值评估,培育高品质转基因奶牛新品系23个达到转基因牛新品系认定标准;进入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的转基因奶牛23种,申报安全证书12项;转基因牛育种基础群总数量达500头以上,选育转基因种用公牛20头以上,具备年生产转基因牛5万头以上的能力;转基因牛重组蛋白表达水平达3克/升,乳蛋白率提高10%以上,过敏源蛋白含量降低50%以上;制定转基因牛新品系的饲养管理、繁殖和育种等相关标准3项以上,申请发明专利8项以上,获授权专利6项以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篇以上。
4. 实施年限:2012020年。
5. 组织实施方式:采取“择优委托、专家论证”的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转基因产品抽制样和精准检测技术
1.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整合和验证“十二五”期间研发的转基因生物抽制样、检测溯源技术,形成系统的国家和技术标准;发展新性状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溯源技术体系,满足新型转基因产品管理需求;建立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抗虫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大豆等品系特异检测溯源技术标准,为重大产品管理提供支撑。
2. 研究内容:开展“双抗12-5”、“C0030.3.5”、“ZH10-6”等转基因玉米大豆检测技术研究,建立品系特异性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和标准;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研发食用饲用转基因产品的高通量筛查技术和试剂;利用深度测序技术,建立未批准转基因产品的鉴别技术;针对叠加性状转基因玉米、基因编辑猪等,研究新型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基于基因、蛋白质和代谢组学,深入开展转基因生物非预期效应检测方法研究;建立杨树、油菜等物种的转基因产品抽制样技术,研制“C0030.3.5”等转基因玉米大豆智能溯源和现场快检技术和设备。
3. 考核指标:转基因生物检测新技术新方法3035项;开发检测装备、试剂盒、试纸条等产品1020种(套);制定相关技术标准1520项,申请获得发明专利2030项;SCI论文30篇以上培养生物安全检测和管理人才25人以上
4.实施年限:2012020年。
5.组织实施方式:采取“择优委托、专家论证”的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转基因油菜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研究
研究目标从提高油菜籽产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两方面出发,利用转基因育种技术,创建两系杂种优势利用体系,培育具有除草剂等抗性的高产品种,产业化。
2. 研究内容整合已有抗除草剂基因资源,培育高效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基于油菜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育性基因资源,利用转基因技术解决核不育系统中50%可育株分离问题,100%全不育群体,培育两系高产杂交新品种;开展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系高产杂交组合生物安全评价包括分子特征、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评价;开展转基因新品系的多年多点鉴定及中试示范,研发适合转基因制种、繁育、栽培和种子加工的产业化技术。
3. 考核指标提交分子特征、食用、环境安全评价数据及综合报告13份;。
.实施年限。
.组织实施方式采取“择优委托、专家论证”的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资质等()转基因杨树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研究
研究目标:创制人工林培育急需的抗虫、抗旱节水、耐盐碱及材性改良的转基因杨树新品种;对处于中间试验和环境释放的转基因杨树新品种进行安全评价研究;开展抗虫转基因杨树品种示范、推广与产业化研究,实现转基因杨树产业规模化。
研究内容:研制不同区域主栽杨树品种的转基因育种技术体系,利用已鉴定的BtCry3A、BtCry1A、Vgb、SacB、JERF36、DREB、Myb216等基因,创制抗虫、抗旱节水、耐盐碱及材性改良的转基因杨树新种质;开展抗虫、抗逆转基因杨树分子鉴定和经济性状、生物安全等评价技术研究;研发抗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