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概况中科院文献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建设与发展规划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005年12月目 录
1、项目概况 1
2、项目背景及依据 2
2. 1 立项背景 2
2. 2 立项依据 4
2. 3必要性 4
3 战略定位与目标 6
3.1 战略定位 6
3.2 阶段性目标(2006~2010) 6
4 建设发展规划 7
4.1 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7
4.1.1 指导思想 7
4.1.2 建设原则 7
4.1.3 建设目标 8
4.2 建园规划内容 8
4.2.1 分区规划 8
4.2.2 建设规模与内容 9
4.2.3 干旱荒漠区特色专类园(区)建设 10
4.2.4 植物学科基础理论创新平台建设 20
4.2.5科普与环境教育展示区 24
4.2.6 配套基础设施 26
5 机构设置与队伍建设 28
5.1 管理机构及职能 28
5.2 工作定员 28
6 建设单位和管理运行机制 29
6.2 管理运行模式 29
6.3 人才引进机制 30
7 投资及运行费用估算 31
7.1 国家财政预算建议 31
7.2 资金估算及主要使用方向 31
7.2.1 建园投资费用估算 31
7.2.2 创新经常性费用及运行费用估算 34
8 资金集成方案 35
1、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
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总体发展规划。
· 项目区位置
中国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南约10公里。东经98(11(北纬40(51(。海拔-95~-76米。物种:由500种1500种。
园区规模:面积由现在的34公顷增加到公顷。
专类园:由现在8个增至11个。
利用植物园收集的材料向社会提供技术支持:2,000次;
对植物园主页的访问: 年访问万人次
论文与出版物(篇/部数):100在高影响因子科学期刊上(SCI)发表的论文数:与国内外机构合作,进行交流与互访,进行种子、植物互换次数:10次/年
入园参观的总人数(万人次):5开展主题科普活动,产生良好社会响应的活动:60次人才:结构合理(学科结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等)
· 项目投资额度:5000万元。
2、项目背景及依据
2. 1 立项背景
全世界近180个国家建有2200多个植物园和树木园世界已知维管植物的1/3。国约有10余个植物园,它们中的大多数以植物物种迁地保护为主要目标,并与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互补,从而构成国家战略性植物资源储备及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完整体系。
注:图中 为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植物园
图中 为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1976年荒漠野生观赏植物专类园、干旱区经济果木种质资源专类园、柽柳专类园、沙漠植物活体种质标本园、民族药用植物专类园、沙拐枣专类园、荒漠珍稀濒危植物专类园和温带荒漠主要植被类型生态区。植物标本室藏有植物腊叶标本1000余份,种子标本000余号
吐鲁番沙漠与20多个国家的0多个植物园建立了关系1994年正式加入了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并于2004年被授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关植物引种、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的内容。吐鲁番沙漠2001年,路甬祥院长在视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时书面指示:“植物园是植物生态系统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植物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及生态规律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和科普园地。有重点地建设好几个植物园也是国家重要科学技术基础建设之一。”
2005年,路甬祥院长在视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时指出:“……科学院重点建设的植物园,对国家迁地保护十分重要。……已建成的四个院级植物园还不能涵盖我们国家不可替代的迁地保护。还有大量的高山植物、沙漠干旱植物、海洋生物保护的问题。所以我院第二期、第三期还可以考虑向中央建议再选择少量的植物园来加大建设。你们提出的干旱区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是在优选之列。”
2005年12月,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向国家提出了“战略生物资源的保存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建议书,明确指出在中国科学院植物园三期创新中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作为“典型区域特征的植物园”来建设,最终构成国家植物园网络整体框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3必要性
保护性的需要
近半世纪以来,由于人类过度的开采及扰动,荒漠重要野生植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许多种类已灭绝或濒于灭绝,生物多样性丧失十分严重。例如,由于过度樵采,准噶尔盆地荒漠以梭梭为建群种的荒漠灌木林的面积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锐减了68%;塔里木河两岸胡杨林,由50年代的46万hm2到70年代末减少为17.5万hm2;其它重要植物资源,如大芸、麻黄、甘草、阿魏等,已经被国家列入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由于栖息地的破坏,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已经灭绝或正处于灭绝的边缘,种质资源保存迫在眉睫。干旱地带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中小学教师胜任力的现状剖析与提升路径探究.docx VIP
- GB∕T 13861-202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应用之3: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清单【(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别、伤害方式、致害物、起因物、风险情景描述、事故类别、后果与影响)】.docx VIP
- 美学 全册教案.pdf VIP
- 恒达富士WTVF-VF1电气原理图.pdf VIP
- 《九制黄精加工技术规程》(DB43T 2980-2024).pdf VIP
- 骨伤科临床常用中药外治经验方二首.pdf VIP
- GB∕T 13861-202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应用之2:危险源(物的因素)识别清单【(危险和有害因素类别、伤害方式、致害物、起因物、风险情景描述、事故类别、后果与影响)】.pdf VIP
- 国家职业标准--计量员.docx VIP
- Wistron FMD SOP to Vendor_May2018全物质揭露操作说明.pdf VIP
- 箱体尺寸自动计算表.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