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筒棱镜望远镜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目录
设计任务
外形尺寸计算
像差容限计算和选型
P、W法计算初始结构
像差像差数据和曲线
像质评价和光瞳衔接
学习体会
光学零件图和系统图
一、设计任务
双筒棱镜望远镜设计,采用普罗I型棱镜转像,系统要求为:
1、望远镜的放大率Γ=6倍;
2、物镜的相对孔径D/f′=1:4(D为入瞳直径,D=30mm);
3、望远镜的视场角2ω=8°;
4、仪器总长度在110mm左右,视场边缘允许50%的渐晕;
5、棱镜最后一面到分划板的距离=14mm,棱镜采用K9玻璃,两棱镜间隔为2~5mm。
6、lz ′8~10mm
二、外形尺寸计算
已知望远镜为参数:
Γ=6 ,D/f′=1:4,D=30mm,2ω=8°,L=110mm
视场边缘允许50%的渐晕;
棱镜最后一面到分划板的距离=14mm
1.求,
2.求出瞳
=5mm
3.求视场
4. 求
计算棱镜
由棱镜几何关系知K=L/D=2
设棱镜高h,则mm
D=2h=16.574mm
L=2D=33.15mm
取d=33.5mm
计算目镜到棱镜距离
设物镜与棱镜的距离为d,则d需满足
mm
三、相差容限计算和选型
象差容限
(1)物镜像差容限
①球差
10H球差容限
0.707H球差容限
②正弦差
③色差
在0.5OH接近0
目镜像差容限
目镜需要校正的有正慧差、像散、场曲、畸变、倍率色差
选型
(1)物镜选型
望远镜物镜视场较小,需要校正球差、色差和正弦差等轴上色差。
根据物镜特点和要求选择:双胶合物镜。双胶合物镜结构简单,制造装配方便,光能损失小,玻璃选择得当,可以同时校正球差、色差和正弦差,适用于小孔径的使用场合,视场角小于。
对于有棱镜转向系统的望远镜,采用物镜和棱镜互补的方案校正像差。
(2)目镜选型
目镜特点:小孔径,大视场,短焦距,光阑远离透镜组的光学系统,轴上像差较小,轴外色差难校正。
根据目镜特点和设计要求选择:凯涅尔目镜。凯涅尔目镜特点:增加一个胶合面用来校正倍率色差,同时把场镜和接远目镜的间隔进一步减小,结构减小,场曲减小。成像质量优于冉斯登目镜,视场大于冉斯登目镜,视场约为到之间。
四、P、W法计算初始结构
1、物镜计算
(1)选取双胶合物镜
D=30mm,h=15mm,hZ=0,J=n’u’y’=1.0489,其中
(2)计算平板象差
u=0.125,uZ==-0.0698,,,
物镜象差
由物镜和棱镜互补得;
①求
②求P、W
③求、
④求
⑤求
取冕牌在前,则
根据及查阅《光学仪器设计手册》,选取玻璃BaK2()和ZF2()
另查表得,,,,,
求形状参数:
(1)
(2)
从式(1)求得的两个Q值和式(2)求得的Q值进行比较,取其接近(2)式的值与(2)式值求平均值,得
⑤计算透镜各面半径
双胶合薄透镜组的结构参数包括三个折射球面的曲率半径(),两种玻璃材料的折射率()和平均色散()。在规化条件下,双胶合薄透镜的,则有:
式中,分别为两个透镜的光焦度,由上式得:
若玻璃材料已选定,光焦度也确定的条件下,只要确定三个折射球面曲率半径之一,其余两个也就确定了。因此,三个半径也只有一个独立变数,故双胶合薄透镜组以或为独立变数,并以阿贝不变量Q来表示之:
透镜弯曲的形状由Q决定,所以Q称为形状系数。
综上所述,用以表示双胶合薄透镜的全部独立结构参数为:。至于球面半径或其曲率,可由下式求得:
由
由上式计算得:
⑥求两个透镜的中心厚度:
求各个折射面的矢高:
当
代入数据得:
凸透镜的边缘最小厚度的计算:
凹透镜的边缘最小厚度的计算:
求第一块透镜的中心厚度:
求第二块透镜的中心厚度:
2、目镜计算
(1)选取凯涅耳物镜
出瞳,,,
(2)求结构参数
接目镜
由物镜出瞳与目镜入瞳相对于物镜成共轭关系可得
,
其中d取18mm,可取
其中场镜取K9玻璃,则n=1.5163
,,取
(3)选取玻璃,计算半径
①根据计算结果选取火石在前,选取ZF3玻璃()和ZK3玻璃()
查阅设计手册的:
,,,,,,,
②计算、:
=2.531771
③计算r1、r2、r3:
由
计算得:
④目镜取,
像差数据和曲线
、物镜像差数据
1.初始参数
物距 半视场角(°) 入瞳半径
0 4 15
系统面数 色光数 实际入瞳 上光渐晕 下光渐晕
7 3 0 1 -1
理想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选择题100道.docx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中的应用.docx VIP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数学教案_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学设计.docx
- GZ-2022062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正式赛卷完整版包括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 信息技术在乡村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下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师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新.doc VIP
- (word精品)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诊断考试(一诊)数学试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