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笫16卷 笫1期 山东海洋学 院学报 Vo1.16,No.1
1986年8月 JOURNAL0FSHANDONGCOLLEGE0FOCEANOLOGY Mar.,1986
================::= ============—— ——— ————————
~ ~
第四章 海 洋化 学
第一节 海水溶解氧
海水溶解氧主要来源于大气中氧气的溶解和海洋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它的含
量变化与海水中生物过程及水文条件等有密切关系。它的分布特点有时是海水运动的一
个标志。 、
本区北部受黄海冷水团影响,西北部受苏北沿岸流及长江径流影响,东南部受黑潮
水和西南部受台湾暖流影响。由于不同水系的影响,使溶解氧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本
文将分别讨论溶解氧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 ‘
一
.、 空间分布
(一)平面分布
1.第一航次(1981年6一了月)
6~7月份是水温升高的季节,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表层由于增温较快,氧含量一般
低于3月份。6—7月份平均氧含量为5.18ml/L,变化范围为1.95—7.87ml/L。平均氧
饱和度为104%,变化范围为27.5—124%。表层由于氧的释放速度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氧饱和度呈现过饱和状态(见表4.1-1、2)。
由图 (4.1—1(a)、
表4.卜1第一航次溶解氧含量(ml/L)及氧饱和度 (%)
3(a)、5(a)看出,6月
化 学 要 素 平均氧含量 变化范围 表 层 底 层
份氧含量分布有如下特
溶解氧含量 5.18 1.95—7.87 5.15 4.40
点:
氧饱和度 104 27.5一l24 104 73.4
(1)调查区北部平
表4.1—2 第四航次溶解氧含量(ml/L)及氧饱和度 (%) 均氧含量为5.13ml/L,
化 学 要 素 平均氧含量 变化范围 表 层 底 层 氧饱和度为105%。靠
近中国大陆一侧的表层
溶解氧含量 6.34 1.69—7.34 6.32 5.82
氧含量较低 (约4.8ml/
氧饱和度 . 104 24—110 106 91.6
L),中部氧含量较高
(5.70—5.80ml/L)。中部又是北部低(5.20~5.28ml/L),南部高(5.70—5.80ml/L)。
在中部形成一块大于5.60ml/L的高氧区。在中层30米处,形成氧含量最大值(7.87ml/L)
和氧饱和度最大值(112%)。该层正处于温跃层之下界。氧最大值出现深度随站位不同
而不同。氧最大值的曲现,与黄海冷水团的消长有关,沿岸由于径流量增强。温盐垂直梯
度增加,所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