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科目名称.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授课科目名称

授課科目名稱: 教學設計 授課教師: 朱惠芳 開課班級 中等教育學程 教育學程 □系 □所 ■中心 ■日 □進 □研 2 年 B 班 必/選修 選 修 學分數 2 學分 2 小時 ( ■單□上□下 學期 2 學分 ) 先修科目 師資培育中心教育目標 學生基本能力 本課程與學生基本能力關聯性 培育符合社會需求的優質中小學師資。 A教育理論整合能力 B教學理論應用能力 C教學媒體使用能力 D義務服務教育機構40小時教育熱忱 課程目標:1.瞭解教學設計之基本原理與應用。 2.熟悉教學設計要領與實作。 3.培養職前教師小組合作、協同教學、收集資料與分析、表達溝通與分享的能力。 上課時間:每週二第、節(AM:10-10:00) 上課教室:2 授課教師:朱惠芳老師 Office:E775 Office hour:每週二AM:10-12:00 E-Mail:hueyfju@mail.tku.edu.tw (O)2621-5656~2935 授 課 進 度 表 週次 月/日 教學內容(Subject / Topics) 及 進度 1 09/15 課程介紹、課程發展 2 09/22 主題課程教學設計、教學概念分析 3 09/29 學習需求分析、教學對象分析、教學目標 4 10/06 教學概念分析口頭報告(小組) 口頭報告 5 10/13 教學策略與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概念分析修正版 6 10/20 多元化教學評量 7 10/27 教學媒體的選擇與設計8 11/03 主題課程初試啼聲的設計分享(口頭報告) 口頭報告 9 11/10 課程設計的模式 10 11/17 期中考試週 11 11/24 課程評析、期中評量回饋建議 12 12/01 協同教學、教學評鑑 13 12/08 課程評鑑 14 12/15 個人專題教學設計口頭報告(一) 口頭報告 15 12/22 個人專題教學設計口頭報告(二) 個人專題教學設計 16 12/29 期末主題課程設計與試教分析口頭報告 期末課程設計報告 17 01/05 期末學習歷程檔案評量 學習歷程檔案互評 18 01/12 期末考試週 授課方式 以講授、多元教學活動、課堂討論、小組合作、口頭報告、實作..等方式探討教學設計之蘊涵及其應用。 參考書籍 1.王文科(民85)課程與教學論,五南圖書公司。 2.張祖忻、朱純、胡頌華(民84)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五南圖書公司。 3.李咏吟(民94)多元教學設計-課程改革的實踐,高等教育文化公司。 4.李坤崇、歐慧敏著(民89)統整課程理念與實務,心理出版社。 5.陳正昌等譯(民84)教學設計原理,五南圖書公司。 成績考核 方式 1. (Class Attendance) 20 % 2. 口頭專題報告 (Oral Presentation) 四次 20 % 3. 撰寫專題報告 (Written Report) 四篇 20 % 4. 期中學習評量(Midterm Exam) 15 % 5. 期末學習歷程檔案評量(Final Portfolio) 10 % 6. 期末主題設計與試教分析(Integrated Curriculum Design Report) 15 % 備考 本表格由授課學系--師資培育中心--提供。 淡江大學98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教學計畫表 ※非法影印是違法的行為。請使用正版教科書,勿非法影印他人著作,以免觸法。 引用教務處表單編號:ATRX-Q03-001-FM201-01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