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重症呼吸支持09-12
机械通气应用时机的把握 是否需要正压通气 是否需要有创人工气道 ——两者皆备时,需应用有创通气 ——无需有创人工气道时,可应用无创通气 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对COPD急性加重的治疗最富于成功经验 何时使用无创通气? COPD急性加重早期 插管上机后行序贯通气策略 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是较好的适应证 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 在ALI / ARDS中的应用 ——早期有限使用 呼吸支持治疗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呼吸内科 呼吸支持治疗 氧气治疗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 机械通气 胸部物理治疗 痰液引流 气溶胶吸入 -呼吸支持技术是危重症医学中 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一)氧 气 治 疗 氧疗的目的 通过提高肺泡气氧分压,促进氧弥散 部分改善外呼吸的缺氧状态 氧疗的最终目的是保证组织氧合(内呼吸) 充分的血液灌注 足够的血红蛋白 … 吸氧浓度的确定 单纯低氧型呼吸衰竭(Ⅰ型) 高浓度吸氧,维持目标氧合 低氧伴CO2潴留型呼吸衰竭(Ⅱ型) 低流量吸氧,避免过高的氧合对呼吸的抑制 吸氧装置-导管 氧流量一般<7L/min 对于危重症患者,吸入氧量难以估计 吸氧装置-面罩 简单面罩 供氧浓度可达40%以上 为防止重复呼吸氧流量需达5-6L/min 带储气囊面罩 吸氧浓度可接近100% 有一定程度重复呼吸 吸氧装置-Venturi面罩 调节吸入氧浓度 吸氧装置-Venturi面罩 Venturi面罩适用于需严格 控制的持续低流量吸氧 面罩内气流量 吸入氧浓度 (二)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 对危重症患者建立人工气道 危重症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前常见的状态 SpO2(PaO2)↓↓ 在经喉插管过程中患者即可能死于低氧 建立人工气道的策略 “迅速”与“有效”的对立统一 人工气道的种类 气管插管 最有效的人工气道 要求患者具备的条件 基本的氧合水平 清除口咽部分泌物 患者配合 要求很高的技能与经验 可能会产生致命的并发症 在CPR中,气管插管的失败率高达50% 对危重症患者,其建立并非迅速 气管内导管的临时替代方式(1) 口咽通气道 (Oropharyngeal airways) 鼻咽通气道 (Nasopharyngeal airways) 气管内导管的临时替代方式(2) 喉罩 (Laryngeal mask airway) 气管内导管的临时替代方式(3) 食道-气管联合导气管 ( Esophageal-tracheal combitube) 人工气道建立方式的选择 “临时替代方式”的有效性逊于气管插管,但其建立更为迅速 通过“临时替代方式”,可为插管创造条件 患者只可能死于通气不良, 不允许患者死于插管失败 -有效与迅速的对立统一 建立人工气道的程序化操作 气管内导管的固定 合适的深度 隆突上2-4cm 通过胸片或纤支镜确认 可靠的固定 不易脱出 便于护理 减少不适 气管切开的时机 急性咽喉部阻塞 经喉插管>2周,并充分考虑 病情的可逆性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重视气管切开后气道狭窄 人工气道的管理 对VAP的预防 有效的痰液引流 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 管路的更换与消毒 接触隔离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洗手 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患者专用的诊疗器械 … 人工气道的管理 对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 密闭气道 合理使用防护设备 口罩、防护镜、手套 洗手 (三)机 械 通 气 何为机械通气-直观的定义 呼吸机控制和/或辅助下的呼吸 何为机械通气-力学的定义 机械通气是患者呼吸相关动力的延展 无创机械通气 无创与有创通气的关系 两者的根本区别 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式不同 这是正确理解和掌握无创通气的基本点 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优劣的比较 无创通气不建立有创人工气道 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严重并 发症明显减少 患方易于接受 上、停呼吸机调节余地大 无法提供有效的气道管理 不能确保高度的、精确的 通气支持水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学急救知识.ppt
- 医学概论-总论.ppt
- 医务人员职业伤害与标准防护.ppt
- 北京地铁五号线介绍.ppt
- 医护一体化新模式.ppt
- 医学生实习指南2011.ppt
- 医护一体化的理念及实践.ppt
- 医学类人体解剖学解剖学课件00绪论.ppt
- 医学英文文献汇报PPT.ppt
- 医用注射泵使用注意事项.ppt
- 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推广政策对产业链协同影响分析报告.docx
- 数字货币对2025年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创新挑战与应对.docx
- 电商绿色物流物流园区绿色物流绿色物流园区绿色物流政策法规解读报告.docx
- 2025年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稳定风险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医疗行业人才流动机制与医疗人才培养质量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虚拟现实教育产品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艺术市场数字化交易平台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报告.docx
- 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运维系统2025年智能监控与数据分析技术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医疗行业人才流动机制改革与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报告.docx
- 教育科技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教育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