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献建设用地利用空间集约度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献建设用地利用空间集约度研究

河北省献县建设用地利用空间集约度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从两个方面计算献县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选取了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投入水平和使用效益三个方面9个评价指标在纵向上对建设用地利用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利用强度、产出效益和弹性扩展系数三个方面6个评价指标在横向上进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空间集约度比较。结果表明:献县建设用地节约利用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各乡镇之间集约度有所差异。利用spss软件对各乡镇集约度进行聚类分析,将各乡镇分为两级,在日后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当注意分配各乡镇建设用地的开发区,可挖潜区及限制区。 关键词:建设用地,集约度,评价,空间利用 献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沧州市西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2米。现辖7镇11乡,共计500个行政村,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58.4万。由于各乡镇之间自然条件不同,土地利用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也有较大区别。但是,究竟集约利用水平如何,空间集约程度有多大的差异,由于缺乏深入的研究,很难做出科学的回答。本文采用指数评价法,建立空间集约度指标,分析了全县集约利用水平及其发展趋势,再通过指数比较,得出各乡镇之间的集约度。在此基础上,对建设用地利用布局提出建议,旨在为献县制定土地利用长远规划提供参考。 一、献县建设用地现状 根据调查成果,至2009年末,献县土地总面积117139.2hm2,建设用地总面积达到16597.5hm2。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3782.2hm2,交通水利用地2235.2hm2,其他建设用地面积580.13hm2。城乡建设用地中农村居民点用地11757.1hm2,建制镇用地面积1365.8hm2。交通水利用地中公路占地1155.0hm2,其他建设用地580.1hm2,如图1所示。 各乡镇建设用地,以乐寿镇规模最大,为2189.5hm2,占全县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3.2%,其次为河街镇,1490.2hm2,占9.0%,本斋乡面积最小,为454.6hm2,仅占2.7%。 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评价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结合献县土地利用实际状况,以及相关资料的采集情况,从土地的投入强度、利用强度和土地的使用效益等方面确定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近几年来献县建设用地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见表1)。 (二)建设用地集约度指数计算方法 为了能直观的反映献县近几年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本研究采用2002-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相关材料,采用指数加权求和法计算集约度指数,比较近八年献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 1、数据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采用极值标准化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如式?譹?訛所示: ni=(xi-bi)/(ai-bi)?譹?訛 式中:ni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i=1,2,3,……,n),xi为各指标的现状值((i=1,2,3,……,n),ai为各指标的目标值,即上限值((i=1,2,3,……,n),bi 为各指标的下限值(i=1,2,3,……,n)。 2、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利用特尔菲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计算公式为: ki=∑aij/m?譺?訛 式中:ki为第i指标权重(0<ki<1);m为被征询人数;aij为第j位被咨询者对i指标权重评分值。 3、综合评价指数计算 用线性加权法对每一个指标标准化植配以权重系数ki,则可用协调度函数表示为: p=k1n1+k2n2+k3n3+……+kini=∑kini?譻?訛 其中∑ki=1。 式中,p为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指数,ni为i指标的标准化值,ki为n指标的权重值,i为指标个数。当p≥0.8时,表示土地集约程度极高,土地资源、环境、人口、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高度协调;当0.6≤p<0.8时,土地利用比较集约;当0.5≤p0.6时,土地利用基本集约;当0.4≤p0.5时,土地利用不太集约;当0.2≤p0.4时,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差;当p0.2时,土地集约化利用极差,表明土地经济处于衰退状态。 (三)献县建设用地集约度指数趋势分析 由以上计算公式可得各指标值的标准化值、权重值及最后计算所得综合评价指数分值,如表2、表3、表4所示。 从上述历年评价结果可看出,2002-2004年间,献县建设用地总体集约利用水平处于缓慢下降阶段。这是因为此期间为全县经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较快,建设用地规模急速扩张,导致集约利用水平控制较差。2004年以后,开发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集约水平有所上升。2006年后,由于统计基数的变动,导致本年度综合指数偏小。2006至2009年,献县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快速上升到0.632,说明建设用地处于比较集约利用的阶段,同时也说明在国家和地方各项方针政策以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