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 流的不稳定性及转捩
第8章 层流的不稳定性及转捩
首先用试验的方法研究由层流到紊流转变规律的是英国人雷诺。 1883。 1930。 。 。
8.1 圆管流动的转捩
在进行圆管流动试验时,随着圆管流动雷诺数的不同,在管中将两种完全不同的流动型态。 。 。 。 。 由层流向紊流转捩的雷诺数成为临界雷诺数圆管流动的临界雷诺数:
(8.1.1)
式中表示圆管断流面平均流速,为圆管直径。 。 。
。 。
它可能是而为层流,时而为紊流。 1956年所发表的在圆管中距管轴中心不同距离(为圆管半径)处量测的流速随时间变化的纪录如图8-1中所示,可以看出这种现象。
8-1 紊流中的间歇现象
这个流速纪录是在雷诺数是由热线风速计量测的。 。 。 来表示它的特性。
(8.1.2)
式中表示在测量过程中流动呈现脉动的部分时间而则为总的两侧时间。
,表示在整个量测时段中流动均呈现脉动,是为紊流。 则表示整个量测时段均为层流,没有紊流脉动出现。
边界层中的流动同样存在转裂的问题,而且边界层流动的各种特性都强烈地受流动型态的影响。 。 。
(8.2.3)
如果来流紊流度甚小,有时可达到。 。 。 则由层流时的下降到紊流边界层的。 中,紊流边界层由于流速分布更去均匀化而减小,由于阻力增加而加大的原故。 。 8-2所示。
由于其各部分流速不同而随流动向下游逐渐扩展,紊流斑周围流体仍处于层流形状而紊流内则为紊流。 。 8-2为舒鲍尔和克莱巴诺夫于1955年量测的结果。 (a)(b)为侧视图。 点人工的发生,图中,,为边界层厚度,试验中来流速度。 秒。 。 。 。
8.3 层流稳定性理论
8.3.1 层流稳定性基本概念
层流稳定性理论的基本点是:层流流动经常会受到一些小的扰动。 。 。 。 。 。 。 。 ,,,压力为。 ,,和表示,于是流动的速度分量和压力可以写为:
(8.3.1)
(8.3.2)
这里假设小扰动的各个分量与相应的主流各个分量比是小量。
,, (8.3.3)
,,, (8.3.4)
叠加后的流动为:
,,, (8.3.5)
假定由(8.3.3)时所表示的主流动是N-S方程的一个解,叠加后的流动(8.3.5)式也必须满足N-S方程。 扰动项均为小量,因此它们的二次项可以忽略。 层流稳定性理论需要回答对于这样一个主流流动,扰动随时间放大或随时间衰减。 为此将(8.3.5)式代入二维、不可压缩、非恒定流动的N-S方程
(8.3.6a)
(8.3.6b)
(8.3.6c)
忽略扰动量的二次项,得到:
(8.3.7a)
(8.3.7b)
(8.3.7c)
由于主流流动(8.3.3)本身符合N-S方程,因此可得:
(8.3.8a)
(8.3.8b)
将(8.3.8a)式及(8.3.8b)代入(8.3.7)式,得:
(8.3.9a)
(8.3.9b)
(8.3.9c)
如果将(8.3.9a)对y取微分减去(8.3.9b)对x取微分,则可消去式中的压强扰动项,从而得到
(8.3.10a)
(8.3.10b)
两个方程式,含两个未知量,. 边界条件则为在壁面上,,在无穷远处扰动消失,同样,。
8.3.2 奥尔—佐默费尔德方程
假定小扰动是由一些在x方向传播的扰动波所组成,扰动为二维的,因而可引入流函数. 设代表一个单独扰动波的流函数为:
(8.3.11)
式中为复幅度,下标r为表实数部分,i表虚数部分. 任一二围绕动可以展开为傅里叶级数,级数的每一项均代表这样的一个扰动。式(8.3.11)中为一实数代表波数,为扰动的波长,为复数:
(8.3.12)
式中为扰动的圆频率,则为放大系数,他决定着放大或衰减的程度。 ,则扰动被衰减,主流的层流流动是稳定的。 ,则不稳定。
(8.3.13)
x方向的传播速度,则视其符号而表示衰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