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剂量防护探测基本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射性剂量防护探测基本知识

第一章 放射性基本知识 1.1 电离辐射来源 1.1.1 天然放射性 宇宙射线 宇生放射性核素 3H, 14C, 7Be,22Na 等 陆生放射性核素 3个放射系 长寿命核素 40K 等 1.1.2 人工放射性核素 137Cs, 90Sr, 131I,60Co 等 1.1.3 射线装置 X 射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 等 ( X 射线的产生机理:轫致辐射 特征X 射线 ) 1.3 原子核的放射性 1.3.1 放射性 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各种射线的现象,称为放射性。 能自发地放射各种射线的核素,叫放射性核素。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射线后,原子核本身就从一种核素转变成另一种核素,这种过程就叫做原子核的衰变,又叫放射性衰变。 除了原子核的放射性和宇宙射线,现在已被广泛应用的还有射线装置,它们主要有X射线机、粒子加速器、中子发生器等的放射性。 2. 暂时平衡 当母体和子体都是放射性核素,且母体A的半衰期不是很长,但比子体B的半衰期要长,即 时,可以在观察时间内看出母体放射性活度的变化,且在足够长时间后子体的变化将按母体的半衰期衰减,两者的原子核数目具有固定的比例关系。由于它们的活度是一直在变化的,因此称这种平衡为暂时平衡。 3. 长期平衡 当母体的半衰期比子体的长得多,即 ,且在观察的时间内,看不出母体放射性活度的变化,则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子体的放射性活度保持不变,等于母体的活度。这就叫长期平衡。 1.7 天然放射性核素的三个放射系 自然界存在三个天然放射系。它们的母体半衰期都很长,经过至少10次连续衰变,最后成为稳定的铅同位素。它们是: 1. 钍系:该系从232Th开始,经过10次连续衰变,最后变成稳定的208Pb。这个系的成员,其质量数都是4的整数倍,即A=4n。母体232Th的半衰期为1.405×1010 a。 2. 铀系:该系从238U开始,经过14次连续衰变,最后变成稳定核素206Pb。 这个系的成员的质量数都是4的整数倍加2,即A=4n+2,母体238U的半衰期为4.468×109 a。 3. 锕系:该系从235U开始,经过11次连续衰变,最后变成稳定核素207Pb。由于235U俗称锕铀,因而叫作锕系。该系成员的质量数都是4的整数倍加3,即A=4n+3。母体235U的半衰期为7.038×108a。 可以想象,自然界中还应该存在A=4n+1系。它起源于237Np,称为镎系。由于237Np的半衰期只有2.14×106 a,比地球年龄小得多,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已经衰变完了,所以至今已不复存在。 1.8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8.1 α射线和β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α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离损失 β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离损失 辐射损失 正电子湮灭 1.8.2 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正电子湮灭) 1.9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 1.9.1 原子核的结合能 原子核的质量总是比组成它的核子的总质量小,表明由自由核子结合成原子核的时候,有能量释放出来。这种释放的能量称为原子核的结合能,用 B(Z,A)表示。它的表示式为: B(Z,A) =[ZM(1H) +(A-Z)Mn-M(Z,A)]C2 (1) 原子核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又称比结合能(ε)。 ε= B(Z,A)/A (2) 1.9.3 聚变反应 当两个轻核聚合为一个稍重的原子核时,也可以放出巨大能量。例如氘核和氚核的聚合反应,每次反应约放出20 MeV的能量。 (3) 这就是氢弹和热核反应的基本原理。当然要使这两个原子核结合在一起,首先必须给它们提供能量。 如果能控制聚合反应的速度,使它能持继而缓慢地释放能,就可以作为新的能源。这就是人们正在研究的受控热核反应。 对于相同重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