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烟草在国内传播与引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之际烟草在国内传播与引种

明清之际烟草在国内传播与引种 清之际烟草在国内的传播与引种(1) 陶卫宁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系 《农业考古》2006年第1期 烟草于明清时期经由不同路线从海外传人我国。其路线大致有四条:东南线、南线、西北线与东北线。其中东南线与南线要远比东线与西北线尤其是西北线早,大约在明中后期。(2)就在西北与东北地区的烟草尚未传入时,国内则已经开始了由最早传入烟草的闽广沿海一带向内地迅速传播与扩散,波及面相当广。几乎到达了全国各地。 在展开论述之前,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烟草作为一种嗜食作物,它首先是以制成品的形式传到各地被吸食,然后才因其生理上的必需与需求量的增大再加上运输补给上的不便,而在各地被引种。在东南沿海一带入境后,烟草在国内的传播方式比较特别与有趣。它首先是通过军旅将士的“南征北战”将吸烟方式跳跃式地很快传到边远地区,然后再迅速地在传入地种植。和此同时,商人们见烟草有利可图而在国内四处贩运。在烟草的迅速而广泛的传播过程中,他们是功不可没的。下面首先就第一点进行论述。 一 1、“一军提鼓入蛮天”——从广东到西南 清代光绪年间钱塘人汪师韩著有《金丝录》一书。书中记载了诸多有关吸烟的趣事。其中录有清人赵古农关于烟草的一首诗。该诗的后两联为:“移根吕宋始何年?芳草从新拜号烟。匹马就疆归汉垒,一军提鼓入蛮天。”明末天启初年(1621年)秋,四川的一个罗罗族首领趁政府关注辽东之际,发动了一次大的叛乱。包括重庆在内的许多城市被占领,省城成都被围困的一百余天。正当明政府发兵去平定时,四川、贵州、云南一些地方的土司起来反对政府。明王朝西南一隅告急,遂命湖广、云南与两广军队援助四川。(3)随着两广军队的进驻,烟草也开始在这一带落脚。这就是上诗中所言及的“一军提拔入蛮天”。关于这件事,明末名医张介宾在他的《景岳全书》48卷《本草·隰草部》里有更为详细的记载:“烟草自古未闻,近自我明万历时始于闽广间,自后吴,楚间皆种植之矣。然总不若闽中色微黄、质细,名金丝烟,力强气胜为优也,求其习服之始,则向以征滇之役,师旅深入瘴地,无不染病,独一营安然无恙。问其所以,则众皆吸烟。由是遍传。今则西南一方无分老幼,朝夕不能间矣。”其实这里的“征滇之役”系“征川”之误,也就是上述的镇压永宁土司奢崇明叛乱之事。 烟草入境初期,在军队中的吸食是相当广泛的。它一旦带入西南地区就广为流行。这里应该强调的是。烟草每到一个地方,总是以被吸食作为“开路先锋”的,然后才因持久与大量的需要而在当地种植。据载,烟草有一种特殊的去寒祛瘴的药用价值。(4)由于气候的原因,我国西南地区一些地方瘴病的发病率较高。清代的一些史书对此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田雯《黔书》“瘴疠”条:“瘴气,自镇宁以上,凡地之近粤者即有。每于春夏之交,微雨初歇,斜日欲睨,丹碧弥漫,非虹非霞,气如蒸沫,则瘴起也。遭之即伏地,或嚼槟榔,或含土蔗,几可免。否则,莫之救也。” 刘昆《南中杂说》:“云南……,类皆高山峻岭,深林密箐,象虎成群,瘴疠为虐。古所谓不毛之地也……。自广西之南宁府,出太平,走博隘,则天险可恃。但沿江瘴毒杀人。” 许缵《滇行记程》:“气候。自平彝而上,过滇南省城历大理、永昌、腾越。……然近城属邑。瘴疠杀人。”(5) 瘴疠即是如此肆虐,染病后又往往没有好的办法医治。所以,一旦具有这种特殊功效的烟草的传入,它的吸食以惊人的速度流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而且。烟叶为本地人抵御这种疾病也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6)当烟叶的吸食日益普遍、消费量逐渐增大的时候,烟草在当地的种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因此,西南地区就成为明清时期我国烟草生产发展较早也较为发达的地区。 2、从广东到“九边” 清人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九《草木类·烟草》记载:“淡把姑烟草,万历末有携至于漳泉者。马氏造之,日淡薄肉果,渐传至九边。皆衔长管而火点吞吐之,有醉仆者。崇祯时严禁不止。其本似春不老而叶大于菜,暴干以火酒炒之,日金丝烟。北人呼为淡把姑,或日担不归,可以祛湿发散。然久服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忽吐黄水而死。” 所谓“九边”,就是指明政府在东起今辽东,西到今甘肃东部的北部沿边一线所设的九个军事重镇的总称。其走向大致和明长城(也即今地图上所见的长城)一致。这九个军事重镇从东往西依次是辽东(今辽宁沈阳)、蓟州(今北京)、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今地同)、偏关(今地同)、延绥(今陕西榆林)、宁夏(今宁夏永宁)、固原(今地同)、甘肃(今甘肃张掖)。 在“九边”中,最早传人烟草的是辽东。明杨士聪《玉堂荟记》有载:“烟酒,古不经见,辽左有事,调用广兵。乃渐有之。自天启年中始也。二十年来,北土亦多种之。”明末天启年间,山海关外满州人是明王朝的一大心腹之患。1621年(天启元年)满州军队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