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弦风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弦风骚

七弦风骚 七弦的风骚 一篇关于中国古琴的畅想 一曲常熟历史文化的弦歌 电视艺术片 七弦的风骚 总编导、撰稿 刘 郎 总摄像 吴华雄 常熟电视台 2005.8 首版字幕 谨以此片纪念中国古琴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 序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因此,它便有了五弦: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加一弦,武王又加一弦,成为七弦。七弦琴——中国古琴,音色深邃而宏,造型沉稳而美,内心里蕴藏了无穷秘密,琴弦上振动着千古风骚。 锦绣江南,温润华滋,丰沛的底蕴,处处开花;丰饶的物产,岁岁常熟。而就在叫作常熟的地方,恰和中国的古琴连筋带脉。因为这里,往古有弦歌之习,昔时开虞山之派,后来称古琴之乡。巧还巧在,常熟城里,偏就有七条河水穿流而过,被人唤作七弦河。 借高天作为背景,依大地支起琴床,发一曲七弦的声响,操一首古琴的沧桑。 片名 七弦的风骚 第一章 岁月的弦歌 在悠久而绚烂的华夏文明里,中国古琴,是最为古老的弦乐乐器。 在人们经见的琴式中,计有伏羲式、灵机式、神农式等等,而最为常见的,则是仲尼式。 仲尼,即孔子,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一位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哲人。有人曾这样评价他:“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有七十二位灿若群星的弟子,其中,只有一位来自南方,名叫言子。就是这位名叫言子的人,在中国的南方奠定了儒家文化的基石。孔子生前就曾经说过,有了言子,“吾道南矣。” 在言子的行迹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以礼乐弘扬“路不拾遗”的道德,以弦歌教化“夜不闭户”的民风。所谓弦歌者,就是用动听的琴曲,配合诵读和歌唱。古代诗人咏常熟,曾有过这样的名句:“言公家在旧琴声”。由此可见,常熟一地早就和中国古琴有着很深的渊源。 当然,和中国古琴有着不解之缘的,并不仅仅是言子,因为孔夫子本身,就是一位操琴度曲的琴人。可以说,影响深远的儒家文化思想,在最初的原创时期,便已在中国古琴的音乐中,注入了中正平与的基调。 和凝重的青铜在一起,它是那样融洽。 和剔透的玉器在一起,它是那样匹配。 和华贵的丝绸在一起,它是那样亲近。 和晶莹的瓷器在一起,它是那样与谐。 浑朴如《诗经》的色彩,平滑似《离骚》的光泽,中国古琴,在绵延的岁月里,就这样,以它的太古之音,以它的七弦之响,回荡于庙堂之高,诉诸于江湖之远。 古琴上的一个个年号,留下了时间的驿站,也留下了文化的阳关。尽管魏晋告别了两汉,尽管两宋告别了隋唐。但是,那七根中国古琴上的丝弦,却穿越了无数次寒来暑往,连接着古代和今天。 第二章 大象无形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古琴的身上,已经体现得几近圆融。 古琴的身长,一般都是三尺六寸五分,比喻一年的光阴;古琴的身宽,一般都是四寸,比喻一年的四季;一年共有十二个月,若是加上闰月,便会有十三个月份;而这个数目,又恰好是一张古琴上作为音阶的“徽”数的总合。 历代的琴人,都特别强调环境的优雅,因为只有在这种环境里,才能生动地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那些动人的琴声,使往往出现在半帘幽梦的窗前,一地银霜的月下,出现在芦花飞雪的水畔,烟岚笼罩的山林…… 众多的琴曲,都特别注重心境的淡泊,因为只有在这种心境里,才能充分地表达好“境由心造”的真髓。所以,那种澄澈的情感,便往往浸入了对历史的凭吊,对前贤的景仰,对亲情的怀想,对故人的挥别……。 在超尘拔俗的环境里,古琴的身影,更像一位隐逸的智者,饱学的长者,与待人亲与的尊者。他见惯了兴亡荣衰,经历过渔樵冷暖,但是,古琴的声响却丝毫没有被冷落江湖的情绪,七弦之鸣,幽而亮,宏而远,并且充满了气度和庄严。 当然,中国古琴的魅力,远远不止这一些。 在我们的文化生活里,一向有“琴棋书画”之说。的确,寄意抒情的琴曲,渊深海阔的棋枰,笔墨精良的书法,与浓淡相宜的绘画,以东方特有的行为方式,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了丰富的内涵。然而,和棋、和书、和画所不同的是,也只有领衔于众艺之首的一个“琴”字,是以听觉诉诸于人们的感官,并让所有高尚的情绪,或恬静淡雅,或沉稳浑厚,或疏朗旷逸,在中国古琴的音色里,变成了美妙,化作了幽玄。 在艺术之门里,中国古琴形成了包括琴器、琴曲、琴学、琴道、琴人等诸多内容在内的古琴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中国古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乐器,而是一种修身正行的载体,而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化身。中国古琴,需要技巧,需要悟性,但是,它对琴人的学养有着更高的要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