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象学说-中医基础理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脏象学说-中医基础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五脏 第三节 六腑 第四节 奇恒之府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概说 学习要求 1、掌握藏象的概念、藏象学说的特点及其在 中医学中的地位; 2、掌握脏腑的概念、分类及其生理特点; 3、了解藏象的来源。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一)脏器与脏腑 1、器 哲学——与“道” 对,指有形的具体物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医学——指躯体或器官 2、脏器:与内脏通称,指呼吸、消化,泌尿,生殖 等几个系统的器官的总称,属实体器官, 为解剖学概念。 3、脏腑: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 腑,属中医学的概念,基于解剖,又非为 解剖。 (二)藏象(脏象)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 “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及其表现于外的 生理、病理现象。 “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二、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1、早期的解剖实践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3、反复医疗实践的验证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3、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4、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在 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 四、脏腑的分类与区别 五、脏象的方法 第二节 五脏 学习要求 1、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 2、熟悉五脏的生理联系 3、了解五脏的生理特性 一 、心 (附心包络)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一)心的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1)心主血脉的含义:包括主血和主脉,具有 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的作用。 (2)心主血脉的条件: ① 心的阳气充沛 ②血液充盈 ③ 脉道通利 (3)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①行血 ②生血 2、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心主神明 (3)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 ①任物作用 ——接受、处理、反映信息 意识、思维、情志 ②主宰作用 ——五脏六腑之大主 (二)中医学的神志学说 1、心主神志说 生之本 神之舍 心主神志之“心” 2、脑为元神之府说 精神之府—精细明察,审视判断 生命主宰—脑不可伤 思维器官—视万物,别黑白,审短长 脑为元神之府 3、五脏藏神说 五神为神、魂、魄、意、志的统称,分别为五脏所藏,故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有密切关系。 4、心主神志与脑为元神之府的关系 (三)心脏的生理特性 1、心为阳脏而主阳气: 心主君火,君火居上,主宰全身。 “心为火脏,烛照万物。” 2、心与夏气相通应: 心与夏同属五行中的火系统,两者气化相通。 (四)心的生理联系 1、在志为喜 2、在液为汗 3、在窍为舌 4、在体合脉 5、其华在面 附:[心包络] 定义:是心脏外面的包膜。 功能:保护心脏 代心受邪 二、肺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一)肺的生理功能 1、肺主气: (1)肺主呼吸之气 呼吸的含义和调节 呼吸的含义:机体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的交换过程。 呼吸的调节:肺——肺主呼,肺为气之主 肾——肾主纳,肾为气之根 肺主呼吸的作用 气体交换的场所 吸清呼浊 (2)肺主一身之气 (3)肺主呼吸与肺主一身之气的关系 2、肺朝百脉 3、肺主宣肃:肺主宣发和肃降的合称 4、肺主行水 含义:疏通水道,调节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 5、肺主治节: 含义: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个脏 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作用。 (二)肺的生理特性 (三)肺的生理联系 1、肺在志为悲 2、肺在窍为鼻 3、肺在液为涕 4、肺在体合皮 5、其华在毛 三 脾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一)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 含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 输至全身各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