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迫振动及共振实验的创新设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的创新设计 作者: 徐忠岳, XU Zhong-yue 作者单位: 东海中学,浙江,舟山,316000 刊名: 物理实验 英文刊名: PHYSICS EXPERIMENTATION 年,卷(期): 2009,29(7)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1条) 1.湖南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电工学基本教程 1995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钱天虹.Qian Tianhong 稳定受迫振动中的能量转换 -大学物理1999,(1) 将强迫力分解成超前位移π/2和与位移同相或反相的两个分量.通过对两分力作功的定量计算,可以方便地讨论受迫振动中的能量转换,并能对共振现 象作出较清晰的物理解释. 2.学位论文 贾晓丽 微梁机电耦合动力学 2007 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微型机电系统的设计及其工作特性的控制。微梁结构是微型机电系统的典型结构之一,本文研究了机电耦合微梁系统的动力学 问题。 以施加电场力的单微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微梁在电场力作用下的静态位移、振动模态函数及固有频率。利用模态叠 加法,分析了机电耦合微梁在简谐激励作用下的受迫振动规律,研究了系统参数对共振的影响。 考虑电场力的非线性因素,应用非线性近似解法研究了单微梁系统的弱非线性自由振动、接近共振的受迫振动、远离共振的受迫振动。对接近共振 的受迫振动幅频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各参数对远离共振的受迫振动响应的影响。 在对单微梁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微梁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对系统的静态位移、振动模态及其固有频率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机 电耦合双微梁在简谐激励作用下的受迫振动规律。 建立了考虑空气挤压膜的单微梁系统机电流体耦合动力学方程。采用KBM法求解时间响应,研究了机电流体耦合微梁的位移、电场及压力场响应特性 ,分析了系统参数对上述响应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机电流体耦合微梁的共振特性。建立了系统的受迫振动方程,采用KBM法分析了系统共振的幅频、相频特性,分析了系统参数对共振的影响。 应用ANSYS软件对微梁系统进行建模,完成了微梁振动模态的模拟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3.期刊论文 杜珊.Du Shan 稳定受迫振动研究 -保山师专学报2007,26(5) 讨论了稳定受迫振动微分方程的解及其物理意义,分析了位移共振和速度共振各量之间的关系,从功能转换的角度比较两者的振幅,以突出受迫振动和 共振的物理实质. 4.期刊论文 李长亮.马文华.王爱军.唐军杰.LI Chang-liang.MA Wen-hua.WANG Ai-jun.TANG Jun-jie 用钕铁硼制 作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及共振演示仪 -物理实验2007,27(10) 利用稀土永磁性材料钕铁硼(Nd-Fe-B)设计制作出了新型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及共振演示仪. 该演示仪器可演示阻尼振动的3种状态(欠阻尼状态、临 界阻尼状态、过阻尼状态)、受迫振动及共振现象. 5.学位论文 黄文卿 用微机和增量式光电编码盘(WGD系统)采集与处理定轴转动的信息--对扭摆共振仪(受迫振动 仪)的研究 1998 该文介绍由增量式光电编码盘与微机组成的定轴运动信息实时采集系统(WGD系统).该系统以增量式光电编码盘作为角位移传感器,与信号预处理电路 、转向鉴别电路等将物体定轴运动的信息数字化,通过并行数字接口由计算机实时采集.该系统工作稳定,可实时描绘出平滑的位移-时间运动曲线和快 捷给出测量结果,可用于课堂演示. 6.期刊论文 王浙伟.WANG Zhe-wei 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验的研究与改进 -物理实验2009,29(10) 对现有受迫振动、共振演示实验装置的不足进行了剖析,改进了原有的实验装置,制作了受迫振动、共振演示仪器. 阐述了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的具体 制作、教学使用及特点. 7.期刊论文 杨合成.Yang Hecheng 欠阻尼受迫振动的几个问题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振动分为欠阻尼振动、临界阻尼振动及过阻尼振动三种情形.对欠阻尼受迫振动的讨论更有意义,因此,讨论了欠阻尼振动系统的品质因数、欠阻尼受 迫振动的振幅和初位相、振幅共振和速度共振、振动系统的带宽. 8.期刊论文 陈培杰.张学利.CHEN Pei-jie.ZHANG Xue-li 受迫振动与共振现象的计算机自动控制与测量 -襄樊学 院学报2008,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