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参与公共建设相关财务评估考量-宜兰县政府.doc
宜蘭縣政府97年度自行研究計劃
宜蘭縣政府審查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財務評估模式之建立
研究單位::::公共基礎建設對國家發展重要性已為世界所公認,各國政府為了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莫不投入龐大國力,「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自此確立政府鼓勵民間參與公共投資的政策目的,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件尤以財務是否具可行性為重要構面之ㄧ,是以,本研究將對於政府部門如何審查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計畫財務評估加以分析考量。,藉由宜蘭縣政府促參BOT案之,,分析執行階段出現之缺失,並確立起財務審核之標準模式,以作為日後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借鏡;,,目錄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2
第三節 研究流程……………………………………………………………………..2
第四節 研究方法.…………………………………………………………………….3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促參案簡介………………………….…………………..4
第一節 公共建設……………………………………………………………………..4
第二節 BOT簡介…………………………………………………………………….5
第三節 促參案流程…………………………………………………………………..8
第三章 促參案件財務考量…………………………..……………………….9
第一節 投資者財務效益評估指標…………………………………………………10
第二節 自償率及融資評估方法…………………………………………………....13
第三節 基本假設、參數設定及敏感性分析……………………..………………..15
第四節 招商及履約階段評估構面…………………………………………………16
第四章 宜蘭縣政府案例分析…………….……………………………….......17
第一節 案例分析……………………………………………………………………17
第二節 財務審查……………………………………………………………………23
第三節 指標模式標準………………………………………………………………25
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27
參考文獻 …………………………………………………………………………29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2
圖22 促參案件作業流程……………………………………..…………………8
圖4.1 淨現值直條圖……………………………………………………………….21
圖4.2 內部報酬率與資金成本率直條圖………………………………………….21
圖4.3 回收年限與特許期間直條圖……………………………………………….22
圖4.4 自償率直條圖……………………………………………………………….22
表目錄
表21 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方式說明表……………………………………………6
表4.1 宜蘭縣政府歷年辦理促參案件一覽表…………………………………….1表4.BOT案……………………………………………………………19
表促參案財務指標評估標準………………………………………………...26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公共基礎建設對國家發展重要性已為世界所公認,各國政府為了促進國家經濟發展,莫不投入龐大國力,在我國,從70年代起十項建設、80年代十大建設到9的0年代六年國建計劃等,這些重大計劃的實施,無非是希冀透過公共建設的興建,提升國家經濟景氣、增進人民福祉及帶動經濟的成長;然而,公共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s)營運期長、沉沒成本高、投資具有不可分割性及整體系統網路等特性(陳振遠、張文隆,2000),且由於民間對於公共建設的龐大需求,為了降低政府的財政負擔,故引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藉由企業經營的理念以改善公共服務品質,已成為國際潮流,惟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在我國並非新興事務,早在清光緒13年(1887),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1836-1895),便奏請清廷允許招集商股100萬兩銀元,以興建南北縱貫鐵路基隆彰化段。近年來我國為了解決政府財政負荷,並引進民間充沛資金及較高效率,於民國89年2月9日公布施行「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自此確立政府鼓勵民間參與公共投資的政策目的,但是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案件的特許期間短則數年、長達數十年,對於政府財政、整體社會與經濟層面的影響既深且久,計畫能否被接受,首要評估該計畫的可行性及影響計畫成敗的關鍵因素,其中,又尤以財務是否具可行性為重要構面之ㄧ,是以,本研究將對於政府部門如何審查民間參與公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