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极度:极度或突变性干扰可导致景观替代,即原有的景观消失,并在同一地面范围为产生新的景观所代替。如果要恢复到原来的动态平衡,则需要有新的较大的干扰。比如在美国的纽约和新英格兰地区,由于滥伐森林,使得农业景观持续了100多年,但在19世纪中期,许多农民迁移到中西部土地肥沃区后,该地区以转变为从前的森林景观;又比如在柬埔寨吴哥窟和马亚城市附近地区,为了维持人类文明建设,自然景观曾一度完全改变,但随后又恢复为自然景观。 四种强度产生四种结果:波动、恢复、建立新的平衡和景观替代。 6.3 人类对景观的影响 6.3.1 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 化工燃料,CO2排放,工业化以前280ppm,1990年353ppm,预计2030年450ppm, CO2使地表升温2~4.2℃ ,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 2)大气污染和酸雨危害 大气污染主要是SO2,固体悬浮颗粒,氮氧化物和各类芳烃化合物。酸雨欧洲1.41亿公顷森林,有5000公顷受酸雨危害,瑞典18000个湖泊酸化,加拿大、美国。我国西南、华南严重。 3)森林和其它天然植被减少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公布,80年代热带国家森林以0.6%速度消失,90年代1.2%,30年后不再有热带森林。 4)土地退化 土壤侵蚀、土地沙化。我国水土流失面积160万km2,占全国面积16.7%,严重地区,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沙漠化,全球有100多个国家,1/3陆地面积面临沙化,主要分布非洲北部、东部和南部,亚洲大陆中部、南部、西部,我国主要东北、西北和华北,由于盲目开荒、超载放牧和过度樵采。 5)水资源短缺、水污染 淡水仅占地球水量的1%,20世纪后,用水量剧增农用增加7倍,工用增加20倍。 6)生物多样性降低 目前3950种濒临灭绝,3647种濒危,7240种成为稀有种。 6.3.2 景观类型与生态属性 1) 按照人为干扰状况将景观分为五种类型: 天然景观:由于天然干扰产生的天然植被,不存在人为干扰。 管理景观:有人定居,并对天然植被进行管理。 农田景观:大多数是农田,也有一部分管理植被。 城郊景观:由农业、城市化和管理植被组成的混合体。 城市景观:城市化和工业化为本底,存在少数植被。 自然景观:原始森林基质连片,内部分布有较稀疏的自然嵌块体和廊道。景观颗粒通常较粗糙,在许多情况下,景观要素之间的边界不易区分。多数嵌块体是源于物理因子空间变化的环境资源嵌块体,但干扰所引起的嵌块体也是存在的。现存的少数廓道几乎都是河流廊道。在平缓地区,景观要素之间的边界通常与地形的等高线平行,而地坡地上,其界线往往与土壤深度或水位联系,形成交错接合的植被格局。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边界大多是弯弯曲曲,很少有直线,斑块平均大小较大,但更为明显的是斑块大小的变异性很大。 植被累积的生物量或潜能几乎总是保持最大值。尽管植被光合作用速率较高,但由于绝大部分能量要用于维持大量生物物质,加之分解者又积极分解生物质,所以供人类收获的净生产量极小(景观无明显变化)。物种多样性一般比较高且极为丰富。 * 第六章 景观动态变化 景观变化包括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而变化。变化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变化有快有慢。 比如:1976年唐山的大地震,一夜间。1978年的大兴安岭大火,435万公顷。1953年,一场海洋风暴造成荷兰大坝决堤,使160万公顷土地被洪水淹没。 俯瞰路南区 (震前) 地震中心路南区,震后变成一片废墟? 城市化景观 现代农业景观-1950~ 传统农业景观-1800~1950 历史乡村景观-1100~1800 铁器时代末期景观-约公元前1000 新石器及青铜时代景观- 原始自然景观- 景观土地利用变迁过程 自然→人工 6.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6.1.1 景观变化曲线(景观变化的一般规律) Forman Godron 用3个独立参数表征所有变化曲线: 变化的总趋势(上升、下降和水平趋势); 围绕总趋势的相对波动幅度(大范围和小范围); 波动的韵律(规则和不规则) (a)美国田纳西洲阿巴拉契亚硬木林在1000年内预测的生物量变化(LT-LIO水平、波动大且不规则) (b)英国剑桥附近罗金厄姆林地面积400年来的变化(DT-SIO下降、波动小且不规则) (c)夏威夷冒纳罗亚山上空22年间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IT-LRO上升、波动大且规则) 注: 景观变化的实际情况要远远比这些模式复杂,景观变化模式是为了便于理解的一种简化的抽象,不可生搬硬套。当影响景观变化的主要机制发生变化时,景观变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08new-第6章 工业造型设计-1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课件.ppt VIP
- 2025年包装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docx VIP
- (新)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2012年).doc VIP
-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课件第04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ppt VIP
- 步进电机驱动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docx
- 空调排水系统布置工艺指导手册.pptx VIP
- 2025年中国高压变频器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咨询发布.docx
- 销售人员必备2021年山东省威海荣成市医疗机构分布明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