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声-1-认识声现象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pptVIP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声-1-认识声现象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声-1-认识声现象习题课件-(新版)教科版

* 3.1 认识声现象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是以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3.声传播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____叫做声速。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______有关,还与介质的______有关。15 ℃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m/s。 4.人的声带______,可以发出声音;声波传入人耳中,触动______,同会产生听觉,使我们听到声音。 5.物体振动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____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 6.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频率低于_______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频率高于_______________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声源 振动 振动 声波 介质 真空 比 性质 温度 340 振动 鼓膜 比 赫兹 Hz 20~20 000Hz 20 Hz 20 000 Hz 声源 1.(4分)小明将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时,感觉到手有点“麻”,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产生的,发声的声带____(填“是”或“不是”)声源。 2.(6分)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吉他弦被弹拨发声时,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动 是 振动 能量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 3.(6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_______发音;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______传入我们耳中的。 4.(6分)能说明固体传声的现象是(  ) A.下雨天听到雷声 B.耳朵贴着铁轨听到火车来了 C.海浪冲击岩石 D.节日里听到的爆竹声 振动 空气 B 5.(6分)如图,在一个可以抽气的玻璃瓶内放一响铃,现逐渐抽掉瓶内空气,则声音会(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都有可能 A 6.(6分)如下表几种物质中的声速v/(m/s),关于声音传播速度说法错误的是(  ) C 声音的传播速度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声音在温度不同的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在固体中都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 D.一般来讲,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人的发声和听声 7.(6分)蝴蝶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5~6次的声波,蜜蜂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300~400次的声波。假如你的眼睛被蒙上,有蝴蝶和蜜蜂分别从你头顶附近飞过,则(  ) A.蝴蝶、蜜蜂飞过时,都能被发觉 B.蝴蝶、蜜蜂飞过时,都不能被发觉 C.蝴蝶飞过时能被发觉,蜜蜂飞过时不能被发觉 D.蜜蜂飞过时能被发觉,蝴蝶飞过时不能被发觉 D 一、选择题(6×5分=30分)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C.声音都是靠空气传来的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9.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B C 10.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A.振动 B.一直向左运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静止不动 A 11.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C 12.汶川“5·12”大地震,致使八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C 13.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人们把低于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