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帝东巡驻跸朝阳佑顺寺.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乾隆帝东巡驻跸朝阳佑顺寺

清乾隆帝东巡驻跸朝阳佑顺寺摘要:清代共有四个皇帝先后十次东巡拜谒祖陵; 乾隆皇帝四次东巡盛京拜谒祖陵; 第四次东巡途径朝阳并驻跸佑顺寺。 关键词:清帝东巡 乾隆东巡 朝阳佑顺寺 天子出巡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重大政治和礼仪祭奠活动,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帝王都曾巡行各地,这已多见诸于史籍。自公元1671年,年少的康熙皇帝为实现其父的遗愿,首次出关东巡拜祭祖陵始,清代共有四个皇帝先后十次东巡拜谒祖陵。其中康熙皇帝三次、乾隆皇帝四次、嘉庆皇帝二次、道光皇帝一次。本文仅就乾隆帝四次东巡及途径朝阳并驻跸佑顺寺进行探讨。 据文献记载,乾隆皇帝的四次东巡盛京拜谒祖陵,其首次时间为乾隆八年(1743年),第二次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第三次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第四次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其中第四次东巡盛京时途经朝阳。可以说,乾隆帝四次东巡在清列帝的十次东巡盛京中占有重要地位。 建立清王朝的满族肇始于我国东北,爱新觉罗氏族成为统治者,又以盛京(今沈阳)为清开国之都。为不忘祖宗发祥重地,世祖顺治皇帝生前就筹划过要回到父祖创业和自己的出生地盛京一游,并祭扫祖宗陵墓。当时兴京(新宾)的永陵是清帝先祖之墓,盛京的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墓,昭陵为清太宗皇太极墓,清帝继承祖先基业后,十分重视祖宗陵墓及发祥之地。 乾隆帝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1711年9月25日),在位60年,是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一位皇帝。也是继康熙帝之后,清朝颇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以至中国历史学界称之为“康乾盛世”。乾隆遵照康熙皇帝创下的祖制,先后四次东巡盛京。其前两次都走蒙古草原,沿途受到蒙古48旗诸王公的热烈迎候。乾隆帝在蒙古牧区宴请蒙古王公、嘉奖、赏赐官兵、行围狩猎,停留时间较长。后于蒙古牧区行至吉林境内,先拜谒永陵,然后祭拜福陵、昭陵,最后入盛京城。乾隆到盛京出巡,一切礼仪活动主要依照康熙年间的定制援例而行,其活动具体的礼仪更详明,规模更宏大。这与当时的国库丰盈及他本人的好大喜功的个性不无关系。首次东巡他还将沈阳故宫的日华楼、霞绮楼、迪光殿、崇谟阁等进行了扩建,使盛京宫殿的规模更加雄伟。乾隆第三次东巡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这时乾隆已经是68岁高龄,仍尊祖谒陵,以展孝思。七月二十日由京出发,经山海关前行。山海关在杏山东大营行殿,召见并赏赐了蒙古族敖汉等各部王公台吉。然后北上渡辽河先至永陵后南下盛京,拜谒福、昭陵,在盛京住7日后按来时路线返京。同一、二次东巡比较,此次东巡路线大为缩短,又因无围猎,仅用66天即完成。 乾隆四十八年五月二十四日的第四次东巡,结束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东巡,也是盛世下的清帝最后一次东巡。此次东巡盛京谒陵时的乾隆帝已是七十三高龄的老人,已不象前两次东巡盛京时一路与蒙古王公台吉共同在木兰围场打猎。现虽然仍能“乘马执鞭”①但沿途不再行围打猎,多以“讲武阅射”“给以奖励”为主。 这次东巡盛京是五月二十四日从北京圆明园启銮,②在承德避暑山庄停留的时间较长。据文献载:“谕,朕于五月二十四日启銮到热河,驻跸避暑山庄,七月十一日即由热河到盛京、兴京恭谒祖陵”。③因天气较热,雨水又多,虑及各蒙古王参拜、贺礼,直到仲秋节过后,八月十六日,奉乾隆帝命启銮承德避暑山庄东行。据文献记载:“前经降旨,七月十一日自热河起銮,前诣盛京,恭谒祖陵,第今年节候较迟,是日正届立秋,尚在三伏之内,雨水方多,天气炎热,于扈从人员行李一切,及驼马俱多未便,著改期于八月十六日启銮前往。”④从承德避暑山庄出发经崮山大营,金家庄大营,乌里雅苏台和罗大营,相继在八月十九日驻跸达鲁万祥寺(在今凌源宋仗子乡)行宫,八月二十日驻跸塔子沟(今凌源)北行宫,八月二十一日驻跸叶博受村(今叶柏寿)广慧寺行宫。八月二十二日,喀喇沁郡王喇特纳锡第迎驾于行宫东门外,侍宴后乾隆皇帝阅诈马诸技。当日及八月二十三日均驻跸哈那哈达大营(应在今朝阳县大平房),八月二十五日驻跸噶达噶山大营,八月二十六日驻跸托拜噶山大营,⑤取道义州(今义县)去盛京(今沈阳)祭祖。据民国十九年所修《朝阳县志》记载:“乾隆四十八年,清高宗出古北口,由热河至盛京,谒陵路经县治,銮舆驻此。行宫在县城中佑顺寺佛殿之后,殿宇七楹。今御用床帐、裀枕,皆存寺中,喇嘛咸敬礼之。” 为什么这次东巡没有如其前两次走熟悉的蒙古草原,也没有按照第三次路线走近道经山海关到盛京,而专取道朝阳达盛京,笔者认为与当时承德、朝阳地区佛教兴盛相关,因乾隆帝晚年更笃信佛教与神灵,这从乾隆帝此次东巡途中多以寺庙为行宫得到考证。一路上行宫、寺庙林立,粉饰一新多为驻跸之所,往返路上,驻跸行宫比前三次增多,以寺庙为行宫拈香处所也增多,因此留诗其处载於史、志书所见亦多。同时也与乾隆帝的政治抱负相关。在乾隆治理期间一直关注当时朝阳社会政治发展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