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中国职业教育转型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末民初中国职业教育转型探究

清末民初中国职业教育转型探究摘 要 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办厂,新的生产方式冲击着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方式。随着机器制造业的建立与新式商业的发展,洋务运动兴起。兴办实业学校、实业教育的思潮涌起,职业教育开始了由传统向近代的演变。清末民初职业教育的转型以移植为主要特征,转型速度缓慢。 关键词 清末民初;职业教育;实业学堂;转型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1-0076-05 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现在职业教育的产生是近代产业革命的产物。它形成于18世纪60年代的欧洲,并随着机器工业生产制度的扩展而推广到其他国家,成为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既有别于中国古代技艺教育,又存在某种思想的传承与源流。开创于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的技艺、实业教育,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一、清末中国职业教育的特征 清朝末年虽然有新生产方式的冲击,但是整个社会总体上还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封闭社会,“世乏交通,欲望单简,日常用品无暇他求,即以社会之所产,供社会之所需,已无不足之感。”[1] 传统社会的这些特点使清朝末年的职业教育虽然遭到机器化生产的冲击,却仍然以非学校化的师徒制、艺徒制存在着。 (一)清末中国职业教育的思想 传统的官本位思想藐视农工商业的发展,蔑视技术。“是以,国家设学养士,其甄拔标准在经济文章,人民立志求学,其企图目的在功名禄位,至所谓农也,工也,商也,如何发展,如何研求,悉视为农圃工商之业务而非国家所持重,亦非士夫之所应为,不过任其自然,株守旧法而已。”[2] 清末中国没有形成有体系的职业教育,因为按照传统社会的价值标准,它毫无价值。 (二)清末中国职业教育的制度 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前的职业教育,发展程度较低,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西方各国。虽然有些机构的设置能为职业学校的设立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一些帮助,还能够提供一些制度、管理上的指导。但是,总体上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没有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没有一定的法令或者规格,不仅发展缓慢而且没有形成体系。 (三)清末中国职业教育的内容 对文化程度一般不作特殊要求,教学内容以从事本行业所需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为主。手工业学徒主要学习本行业的各种工艺,循序渐进;商业学徒则侧重于经营管理及待人接物之礼,“如平常进退之礼,洒扫应对之法,即账目、书简、算盘等项,诸宜注意。”[3] (四)清末中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以言传身教为主,随从师傅边干边学边考核,学徒主要依靠模仿、领悟,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师傅在教授徒弟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就是在开始时为徒弟做简单的示范,告诉他一些行业必备的知识,没有明确为徒弟制定教育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就是简单地让徒弟跟随自己,观察自己如何处理具体工作,这样时间久了,见多识广,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另外,还采取个别教学的方式,一般行业招收学徒多遵循“三年为满,出一进一”的行规。 清朝末年的职业教育存在很大不足,没有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没有规范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零散且忽视理论学习,教育方式陈旧。因此,在工商业大发展的清末民初,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现代化,必须推动传统职业教育转型。 二、清末民初职业教育转型的背景 (一)“经世致用”教育思潮的勃兴 鸦片战争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反抗外来侵略成为清末民初时期的重要任务。19世纪中期“经世致用”学派的思想影响了清末民初职业教育的转型,其中以魏源和他的著作《海国图志》为典型代表。 魏源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是最早倡导学习西方以促进中国走向近代的思想家。他朦胧感觉到社会存在的危机,努力提倡“经世致用”思想。魏源主持编译的《海国图志》一书,为中国人了解西方、学习西方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在《海国图志》序言中,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魏源的思想率先冲破了祖宗、家法的束缚,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传播西方器物文化历史上的一块里程碑。而且他的思想影响到了教育思想的变革,清末民初的统治者们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时,逐渐意识到了实业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了近代职业教育的勃兴。 (二)机器制造业对变革职业教育内容的要求 1861年8月,清王朝开始施行新政,开展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初期,只是大力发展军事工业。但是很快便出现重工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实现资金回笼和积累,开始大力发展轻工业,从而逐渐走上工业化道路,而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据统计,到甲午战争以前,外国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大约雇佣了3万多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