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知识宣传画册
地震灾害知识宣传画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
2010年12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是一所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52年,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学校科技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22个院,62个本科专业,118个硕士点,37个博士点,13个工程硕士学科领域,3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网址:
前 言
为了进一步增强灾区人民对地震灾害的了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编印了这本《地震灾害知识宣传画册》。本画册通过图文并貌的方式,生动而形象地介绍了有关地震及其预报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地震发生后如何采取正确的行为来保护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通过本画册以及我们的讲解能为灾区人民的减灾防灾和重建家园做出贡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以用知识回报国家为宗旨,提倡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时刻准备回报国家,培养同学刻苦耐劳坚忍不拔之毅力及其团结互爱的爱国精神。本社团主要任务:
用所学知识以向社会宣讲形式回报社会;
宣讲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让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政策能够贯彻执行,减少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社团网址:/xiehui
目 录
(一)地震基本知识 4
(二)震级与烈度 7
(三)地震前兆 11
(四)在屋内怎样避震 12
(五)在学校怎样避震 15
(六)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18
(七)在户外怎样避震 21
(八)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 26
(九)如果被埋压怎么办 29
(十)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31
(十一)震后自救………………………………………………….…………….33
(一)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earthquake)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
1、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地球的最上圈层,由岩石组成,厚度不均。地幔是地球的中部圈层。地核位于地幔以下的地球中心层。
2、受板块运动等因素影响,当地壳中的岩石中应力积累超过岩石承受极限时,岩石就会突然发生破裂而形成地震。
(二)震级与烈度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强度的两把标准尺度。它们的含义不同,但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
地震震级: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释放出来的能量愈大,则震级愈大。
地震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构)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同时也受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传播介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制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地点,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1、 3度地震: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
2、 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
3、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4、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5、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6、 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三)地震前兆
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它包括地震宏观异常和地震微观异常两大类。
宏观异常: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地震异常现象称为地震的宏观异常。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而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微观异常:不能被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觉察,需用仪器才能测出的地震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地形变异常;地球物理变化;地下流体的变化等。
1、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
2、天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
3、喷气又发响,翻花冒气泡。
4、鸡犬不宁,动物行为反常。
(四)在屋内怎样避震
当发时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