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皮下氧气注射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疗效观察.doc

皮下氧气注射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疗效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下氧气注射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疗效观察

皮下氧气注射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 观察皮下氧气注射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和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在口服及外用药物的基础治疗上加用皮下注射氧气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相同口服药物及外用药物治疗,20 d为一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 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下注射氧气治疗对瘙痒性皮肤病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显著,然因其操作简单、经济、安全,仍不失为基层皮肤科医生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方法。 【关键词】 皮下氧气注射; 神经性皮炎; 瘙痒症 瘙痒性皮肤病包括一组以瘙痒为突出表现的皮肤病,多数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一般多认为直接或间接与神经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反复搔抓,造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1]。针对基层医院缺医少药,患者经济负担能力弱,为探寻一种简便、经济的治疗手段,特选取本科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瘙痒性皮肤病中较有代表性及常见的神经性皮炎患者和全身性瘙痒症患者60例,行皮下氧气注射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收治的全身性瘙痒症和神经性皮炎患者60例,其中全身性瘙痒患者38例,神经性皮炎患者22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12~60岁,平均36.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2年,所有病例均有明显瘙痒及睡眠不佳,有皮肤干燥者11例,多角型扁平丘疹者19例,继发抓痕及脱屑者14例,继发湿疹样变者5例,继发苔藓变者11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且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排除系统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皮肤性病学》第7版诊断标准[1]。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赛庚啶片2 mg,3次/d;维生素B1片20 mg,3次/d;甲钴胺片0.5 mg,3次/d;局部用10%氧化锌软膏和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按1∶1混匀外擦,2次/d。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用药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皮下注射氧气疗法,隔日注射一次。具体操作方法:嘱患者端坐,充分暴露上背部皮肤,双手自然抱于胸前,暴露上背部皮肤,双手自然抱于胸前,取肩胛间区皮肤(两肩胛骨内侧缘与脊柱两侧之间)为注射部位,任选一侧,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然后取一次性5 ml注射器一付,左手食指及拇指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上以30°角斜刺入皮下约2/3后回抽注射器,如无回血,迅速拔掉注射器针筒部分,左手固定针尖,接上氧气,氧气流量控制在0.5~1 L/min,将氧气缓缓注入皮下,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及注射部位情况,如患者诉注射部位有酸胀、麻木感即可拨出针头,用消毒棉签轻压注射处,关掉氧气,注射完毕,观察5~10 min无不良反应即可。第一次注射量为50~100 ml,以后每次增加注射量,最高可达200~300 ml,[2]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0 d为一疗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再用其它治疗方法,嘱患者清淡饮食,规律生活,充足睡眠。 1.4 疗效判定 痊愈为瘙痒消除,皮损消退,仅留色素沉着或减退,睡眠正常;显效为瘙痒显著减轻,皮损消退>70%,睡眠显著改善;好转为瘙痒减轻,皮损消退>50%,睡眠改善;无效为瘙痒减轻不明显,皮损消退<50%,睡眠无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中有5例诉首次注射后半天~1 d局部有酸麻、胀痛及同侧肩部酸痛感,但均较轻,且24~48 h后即消失,后再注射未再出现。 表1 两组治疗20 d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皮下注射氧气为一非特异性疗法,常作为许多皮肤病的一种辅助疗法。50年代由苏联介绍来中国,当时曾经风行一时。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有人认为皮下注射氧气后,由于它刺激神经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而影响整个机体。皮下注射氧气能对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起反射性调节作用。由于机体内氧气量增加,因此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及氧化过程均增强,使造血功能和肾功能得到改善,并可增强肝脏的解毒作用。注射部位血流增速,使内外感受器的冲动(如痛、痒各种不适感)减轻或消失,大脑皮层及皮下中枢的联系恢复正常,疾病得以恢复。其适应证常见有瘙痒性皮肤病,如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湿疹、班瑰糠疹、扁平苔藓、复发性毛囊炎、汗腺炎、疖病、下肢慢性溃疡、瘢痕疙瘩。其副作用有注射部位轻度肿痛及萎靡、嗜睡[2]。而笔者所选取的瘙痒症和神经性皮炎正是两组临床上常见的反复发作、经久难治的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