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磨牙及错(牙合)畸形关系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磨牙及错(牙合)畸形关系探究

第三磨牙及错(牙合)畸形关系探究[摘要]目的:探讨M3在正畸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50例(男156,女194),12~18岁无正畸治疗,拔牙史的患者;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及头颅定位侧位片,以判别M3先天缺失和测量ANB角(ANB<0°骨性Ⅲ类,ANB>5°骨性Ⅱ类,ANB=2-5°骨性Ⅰ类);制取研究模,测量牙量骨量(牙量>骨量,牙列拥挤;牙量骨量,牙列稀疏)。结果:M3先天缺失与牙列拥挤有显著关系(P<0.05);M3先天缺失与牙列稀疏有显著关系(P<0.05);不同骨型与M3先天缺失与否无显著关系(P>0.05),但骨性Ⅲ类多存在上颌M3先天缺失;骨性Ⅱ类多存在下颌M3先天缺失;牙列拥挤在错(牙/合)构成比中最高;骨性Ⅰ类、Ⅱ类、Ⅲ类所占比例分别是58.3%、26.6%、15.1%。结论:牙列拥挤与M3存在有关;牙列稀疏者多存在M3先天缺失;骨性Ⅲ类多存在上颌M3先天缺失;骨性Ⅱ类多存在下颌M3先天缺失;牙列拥挤在临床中最为常见;要重视Ⅱ类、Ⅲ类错(牙合)的早期预防和阻断。 [关键词]第三磨牙;错(牙/合)畸形;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6-0823-03 错(牙合)畸形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牙颌面结构的异常。人类咀嚼器官在演化过程中的不平衡退化现象,是导致错(牙合)畸形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与退化关系密切、最后萌出的第三磨牙(the third molar,M3)对错(牙/合)畸形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研究对350例患者第三磨牙先天缺失与错(牙/合)畸形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第三磨牙在正畸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样本:选取2003~2005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350例,(男156例,女194例),年龄12~18岁;所有患者为恒牙列,无唇腭裂、外伤、颌骨手术及拔牙史。每位患者正畸治疗前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头颅定位侧位片,并制取研究模型。 1.2 研究方法:利用全颌曲面断层片观察、分析、记录M3的存在情况。同一人对头颅定位侧位片描绘、定点、测量ANB角:ANB<0°诊断为骨性Ⅲ类,ANB>5°诊断为骨性Ⅱ类,ANB=2°~5°诊断为骨性Ⅰ类。对模型进行测量:牙量>骨量者诊断为牙列拥挤,牙量骨量者诊断为牙列稀疏。使用SPSS10.0对结果进行构成比和t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M3先天缺失与牙列拥挤等错牙合的关系见表1。统计结果表明:牙列拥挤是正畸临床12~18岁患者中最常见的错牙合类型(占就诊患者的83.1%),此类患者中M3先天缺失与不缺失两者的比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83.1%的患者存在M3。牙列稀疏患者中M3先天缺失与不缺失两者的比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3.9%的患者M3先天缺失。未列入牙列稀疏/拥挤的其他类型错牙合中M3先天缺失与不缺失两者的比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数值变化不大。此组样本68.6%的患者存在M3。 2.2 不同骨型错牙合与M3先天缺失的关系见表2。统计结果表明:骨性Ⅰ类、Ⅱ类和Ⅲ类错(牙合)患者在M3先天缺失与不缺失组的比例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畸临床12~18岁患者中骨性Ⅰ类、Ⅱ类、Ⅲ类所占比例分别是58.3%、26.6%、15.1%。 2.3 骨性Ⅰ类错(牙合)上颌M3先天缺失与下颌M3先天缺失量几乎为1:3/4,骨性Ⅲ类错(牙合)上颌M3先天缺失与下颌M3先天缺失量几乎为1:1/2。骨性Ⅱ类错(牙合)M3上、下颌先天缺失量几乎相等。(如图1) 3 讨论 M3是口腔内最后出现的牙齿,其牙囊在3~4岁形成,7~10岁开始钙化。续美如报道,M3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12岁后M3的出现率和缺失率基本恒定,若此时的M3仍未出现,可视为先天缺失。18岁后M3多开始萌出,存在拔除M3的可能。因此,我们的研究选择了12~18岁恒牙列,以减少判断M3先天缺失与否的影响因素。 错(牙/合)畸形的病因和机制错综复杂,在漫长的人类演化过程中,咀嚼器官表现出一种不平衡的退化现象,即肌肉退化最快,颌骨次之,牙齿退化最慢。因而,今天存在颌骨难以容纳所有牙齿的趋势,本研究也证实:牙列拥挤患者在临床最多见,这与其他学者研究一致,但所占错(牙/合)比例显示更高(本研究83.1%,其他研究60%~70%),这可能与本研究所用12~18岁样本有关,在此阶段乳牙、替牙问题均不包括,成人多见的畸形也基本排除在外。 M3萌出较晚,此时颌骨的发育相对停止,它的存在与否对错(牙/合)畸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