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病人健康宣教程序探究及应用
糖尿病病人健康宣教程序探究及应用健康宣教程序的制定
新入院病人的健康宣教:接诊时护士首先向病人问好,向病人及家属作自我介绍,介绍与病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设施和规章制度等。
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①心理护理:让病人了解和认识糖尿病,正确对待糖尿病,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②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方法、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③胰岛素注射方法、剂量及注意事项。④有经济条件的病人可以使用胰岛素泵。⑤扩血管药物应用的机理、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⑥强化饮食和运动疗法的重要性。⑦对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出院前的健康指导:病人出院前的1~2天或当天,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告知病人现在疾病好转情况,巩固疗效和并发症的预防,正确用药、饮食、运动、休息、睡眠、复查、随诊的一般知识。
临床应用与实施
由接诊护士对新入院病人进行入院时的宣教。入院宣教包括: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
糖尿病运动疗法:①目的:可以降低血糖、血脂、血压,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胰岛素的作用;运动还能够活血,增强身体灵活度,防治骨质疏松。②运动方式的选择: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跳绳、跳舞、游泳、骑车、登山等中等活动量的运动。患者也可进行家务劳动,步行购物,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较轻活动量的运动。③原则:不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的运动,而应进行有一定耐力的持续缓慢消耗的运动。④运动时间与强度。运动时间:应从进食第一口饭算起的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每次运动持续60分钟。运动强度:用心率来衡量,即(次/分)=(220-年龄)×(60%~70%);简易计算法:运动时脉率(次/分)=170-年龄。每周至少进行3次这种强度的运动。不宜运动的情况:严重胰岛素缺乏,病情控制不佳,发生急性、慢性并发症。⑤运动注意事项:在正式运动前先做热身运动15分钟,并要注意心率变化,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必要时就诊。运动中要注意喝一些开水,以补充水分和氧的消耗。运动即将结束时,再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整理活动,而不要突然停止运动。随身携带糖果,当血糖较低时及时服下,避免低血糖产生。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注明是糖尿病病人症状,一旦出现意外怎样处理。有条件者最好在运动前、后各测1次血糖,避免发生低血糖。注射胰岛素的病人,运动前最好将胰岛素注射在腹部。
糖尿病饮食疗法:①目的:通过平衡膳食,配合运动和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确保儿童、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满足妊娠、哺乳妇女代谢增加的需要,并且有效防治各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②原则:合理控制总热能,热能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均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放宽对主食类食物的限制,减少单糖及双糖的食物;限制脂肪摄入量,可选择适量优质蛋白质;增加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多饮水,限制饮酒、吸烟;提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③计划与安排。标准体重计算: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体重允许范围:标准体重+10%BML,22kg/m2。每日所需总热量:要根据标准体重计算;每日应摄入四大类食品,谷薯类、菜果类、肉蛋类和油脂类。④误区:糖尿病饮食治疗不是饥饿疗法;糖尿病饮食不是多吃素菜,少吃肉;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做加餐用,既不至于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发生;糖尿病饮食不是多吃肉少吃饭;采用胰岛素治疗后饮食就不需要再控制了;咸的食品或含甜味剂的糖尿病专用食品不需控制摄入;多吃食物只要加大口服降糖药剂量就可以使血糖正常;饮食控制已非常严格,吃点零食充饥没有关系;少吃一顿就不用再吃药。
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住院期间的药疗(包括普通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泵、诺和笔和东宝笔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及饮食和运动疗法的宣教。
利用模型、对照图片、画报、光盘、讲课等形式来完成。
评价效果
最后分析总结、观察对照、跟踪随访。通过“糖尿病病人健康宣教程序的制定与应用”使护士在健康宣教时有所遵循,从而调整好患者心态,使患者转变健康观念,建立健康行为;使病人掌握血糖的控制,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给医院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