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临床疗效研究.docVIP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临床疗效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临床疗效研究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临床疗效研究摘 要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显微镜下对148例190只眼翼状胬肉行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回访190只眼中174只眼移植片生长良好,3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治疗 翼状胬肉是眼表常见病,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发病率较高,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高的现状也是目前眼科界尚未完全攻克的技术难题。2007年2月~2010年10月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患者190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翼状胬肉患者148例(190只眼),男58例(71只眼),女90例(119只眼);年龄43~72岁,平均57岁。 手术方法:全部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采用0.5% Alcaine表面麻醉,用自制刮胡刀片自胬肉头部前约0.5mm开始切除,镊住头部后,沿胬肉颈部横形剪开结膜并向后钝性分离结膜下组织,将胬肉头部及体部全部切除,暴露巩膜,根据结膜切除区的大小,取角膜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之结膜,将移植片平铺于巩膜暴露区,并将带角膜缘干细胞一边对应暴露区角膜,用11-0尼龙线间断缝合植片与结膜创缘,术毕涂抗生素眼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剂和妥布霉素滴眼剂点眼,角膜上皮恢复后加用地塞米松眼水,10~14天后拆除缝线。 结 果 148例190只眼,174只眼移植片生长良好,与结膜愈合较好。有12例不同程度复发,大部分为胬肉较大患者,予以Ⅱ期羊膜移植修补联合丝裂霉素应用后随访未见胬肉复发。 讨 论 翼状胬肉为球结膜及纤维血管组织呈翼状侵入角膜浅层,是一种结膜组织的增殖变性引起的病变。同时翼状胬肉与假性翼状胬肉、睑裂斑很相似,在临床上应予区别。假性翼状胬肉生长在黑眼珠边缘的任何一个部位,一般比较小,亦无发展趋势,为球结膜与角膜上皮粘连所致。临床上可见一索条或三角形结膜皱襞固定在角膜混浊部位,多发生于角膜溃疡、灼伤或化学腐蚀伤后。由于结膜只在头部与角膜粘连,故可用探针在其颈部下顺利通过,而不像真性翼状胬肉与周围组织全面黏着。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回访190只眼中174只眼移植片生长良好,3个月~3年未见复发,是合理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也有学者评价比较了结膜自体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效果。该研究选择了58例患者70眼进行治疗,其中40眼接受结膜自体移植,30眼接受简单的翼状胬肉切除后羊膜移植。发现这两组患者之间的复发率没有明显差异,但是他们确实认为,接受结膜自体移植的那些患者的美容效果更好。同时翼状胬肉多发生于室外工作者。可能与风沙、烟尘、阳光、紫外线等长期刺激有关。小而静止性的胬肉,不影响视力者,不需治疗。合并有沙眼或慢性结膜炎者,可应用抗生素或皮质激素眼药水点眼,如0.3%氟哌酸眼药水或0.5%可的松眼药水,3~4次/日。术后早期应用0.5%可的松眼药水,4~6次/日。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主要用以抑制创伤部毛细血管新生和成纤维细胞的增长,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及肉芽组织的生成,无直接防止复发的作用。 总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张铁民,周亮.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中国实用眼科眼科杂志,1987,15:330. 2 Chen JJ.Tseng SC Abnormal corneal epithelial wound healing in partial thickness removal of limbal epithelium.Ophthalmol VisSci,1991,32:2219. 3 贾汝福,黄玉华,白洪敏.手术患者护理需求规律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36:45. 4 姜方义,徐永根.翼状胬肉术中丝裂霉素C的应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9,27(1):34-35. 5 石一宁,李颖,杨华.翼状胬肉复发机制与手术方式选择的临床探讨[J].西安医药,2002,4:1-3. 6 刘风阁,郭向欣.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2):152-153.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