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学情调查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学情调查
一、基础撷英园(44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bān jiā kuì jiù yì tǐgōng bú yìng qiú
( ) ( ) ( ) ( )
tuò xìng méi gui xuàn làn qiè ér bù shě
( ) ( ) ( ) ( )
2、辨字组词。(6分)
辩( ) 盂( ) 讳( ) 柿( ) 稚( )载 zǎi( )
辨( ) 孟( ) 伟( ) 肺( ) 维( ) zài( )
3、解释下列加点字并翻译句子。(9分)
①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孔子不能决也。
③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4、选词填空。(2分)
⑴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 )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 )会因此而变得闭目塞听,止步不前。(虽然……但是 即使……也)
⑵我明白了——世界上所有重大的( )与( ),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发明 发现)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⑴ ,因为 。
⑵ ,因此 。
⑶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缩句:
6、考考你的记忆力。(11分)
⑴人的天职在 。[波兰]哥白尼
⑵探索真理比 更为可贵。[美国]爱因斯坦
⑶《两小儿辩日》选自《 》,故事体现了两个小孩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同时也体现了孔子 的态度。
⑷《种瓜得豆》是一篇 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一种现代高科技—— 的原理及应用。
⑸世界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我国 朝的 。为了纪念他的壮举,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诞生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 。
⑹ 年 月 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二、阅读点将台(26分)
㈠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15分)
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呢?
人们发现,在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有许多基因。这些基因是每种植物和动物的“大管家”,有的管叶子长得圆还是扁,有的管脚长得长还是短……当然,植物结瓜还是结豆,也是由基因来“发号施令”的。
科学家已经摸清了一些生物体内的基因的本领,他们把一种生物里的某种基因“搬”到另一种生物里。这样,只要“搬到新家”的“大管家”“住得惯”,发挥自己的本领,就会创造出某种前所未有的新生物。这种让基因“搬家”的技术,就叫转基因技术。当然,如果“搬到新家”的基因“水土不服”,“住不惯”,或者原有的“住户”不认它,把它“赶”出去,那么,这项转基因技术就算失败了。
1.解释词语。(2分)
发号施令: 前所未有:
2.第1自然段是 句,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它是一个 段,其作用是 。(2分)
3.第2自然段主要介绍了 。(2分)
4.第3自然段主要介绍了 。(2分)
5.用“‖”给第3自然段分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第每个层次的意思。(5分)
6.理解句子。⑴这些基因是每种植物和动物的“大管家”,有的管叶子长得圆还是扁,有的管脚长得长还是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㈡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11分)
拉曼回到印度后,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的。首先,他发现瑞利的解释实验证据不足,令人难以信服;接着,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入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穿过净水、冰块及其他材料时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呈现蓝色的原理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 )因为海水反射了天空的蓝色,( )海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后来,拉曼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他发现的这种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为20世纪初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930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