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滋病住院诊治过程中医务人员防护
艾滋病住院诊治过程中医务人员防护2005年1月至今,我院共收治28例艾滋病患者。其中除11例患者死亡外,其余20例患者均以改善症状离院,在家继续抗病毒治疗,随访情况基本稳定。
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是本病主要传播途径,占成人的3/4。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同性恋为主,非洲以异性恋为主。HIV可经细微破损处侵入机体。
(2)血液传播: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病毒是最快的传播方式,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后全部被感染。途径:①输入污染的血液、成分输血或血液制品(如第Ⅷ因子);②移植或接受了感染者的器官、组织及细胞;③与药瘾者共用污染的、未经消毒的针头与注射器;④与感染者共用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品由破损处传染。医务人员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破损处皮肤受污染也可能被传染。
(3)经母婴传播感染HIV:被艾滋病毒感染的孕妇,可以在妊娠期间,经胎盘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而使其感染。也可在分娩的过程中婴儿接触血液与体液而被感染。产后哺乳母亲可以将病毒传给婴儿。
医务人员心理卫生干预
根据心理学的应激理论,艾滋病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应激源。当我们面对艾滋病时,不少人会感到害怕紧张,护理人员的警觉性和敏感性升高,出现心理过敏反应,如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睡眠不好,容易发脾气,因焦虑产生强迫症,如反复洗手消毒等。这就是强迫心理的反应。主要是认知方式和应付方式。所谓认知方式是指我们如何评价所面临的问题,不同的认知方式自然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心理防御机制和应激的应对方面的研究表明:个体中应用发现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作为护理管理部门,首先应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在生活上关心护理人员,工作上认真倾听她们的心声,使护理人员保持良好的情绪及工作状态。良好的情绪是健康的保护神,因为心情忧郁会使免疫力下降。所以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充分认识艾滋病,了解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征及消毒隔离措施等,把好治疗护理艾滋患者的第一关口。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艾滋病患者预后不良,使社会上人们对艾滋病也怀有恐惧心理,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孤独无助或恐惧等心理障碍,甚至出现报复、自杀等行为。因此,护士应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及分析患者真实思想,针对患者心理障碍进行疏导,满足其合理要求,解除其孤独、恐惧感,而不应采取歧视和惩罚性态度,也不应表现出怕传染的恐惧心理。
做好家属及周围人的工作,不要对患者采取歧视态度,应尊重患者人格,给予关怀、温暖和同情,使其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尽量避免使患者产生过激行为,对医务人员进行报复和伤害。
医务人员应遵守的预防原则
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在接触每位患者后应更换手套。手套发生撕裂、刺破等破损时应更换。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的情况,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而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进行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尤其在妇产科产手术中,更应强化防护意识。
有创操作(或称侵入性或介入性操作)或手术情况下医务人员的防护:①手术情况下:A.手术人员应戴2副手套;B.戴上口罩,戴防护镜以防结膜污染;C.在其白大衣下应穿可处理的塑料围裙;D.必要时可穿鞋套;E.皮肤有渗出或破损时,不宜参与此操作。②内镜操作:A.医务人员必须穿大衣,戴手套、口罩和防护镜;B.所有操作应在通风的房间内进行,做气管镜的房间每小时空气交换的负压6;内镜在每天第一个操作开始和每次操作之后,都应清洁和消毒;内镜和内管应浸泡2%戊二醛至少5分钟(支气管镜至少30分钟)。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用防水绷带包扎后,必须戴双层手套,或者改做其他工作,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急救操作:①应尽量避免皮肤、黏膜接触血液、唾液和所有可能感染的体液。②不做口对口呼吸,宜用导气管和复苏囊及人工呼吸机。③应备有专用的心肺复苏设备。
禁止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指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物品和环境的消毒处理:①体温计及其盛器应放在患者床边,每次使用后可放入盛器内,盛器内加入2%戊二醛,并用加盖。②分泌物、排泄物、医用敷料、病理废物以及外科和实验室废弃物的污物,应放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腹膜前间隙放置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体会.doc
- 腹膜及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对于尿毒症合并脑血管意外应用.doc
- 腹膜后原发性肿瘤超声诊断价值.doc
- 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手术72例观察报告.doc
- 腹膜透析加血液滤过并联合柴芍承气汤救治急性重症胰腺炎10例.doc
- 腹茧症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报告.doc
- 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135例临床治疗体会.doc
- 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护理进展.doc
- 腹部严重多发伤19例围手术期救治体会.doc
- 腹部伤口裂开19例诊治研究.doc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