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俞根初对外感病学发展贡献
试论俞根初对外感病学发展贡献关键词 俞根初 外感病学 中医学术发掘?
俞根初(1734―1799),清代名医,世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县)。其幼承庭训,生性慧悟,勤奋好学,精通《内经》、《难经》,而对《伤寒论》颇有研究,提倡寒温统一。笔者就俞根初对外感病学发展的贡献作一论述。
1 寒温分争的由来
寒温之争,可分三个阶段。寒温一统,统于伤寒,这是以《内经》、《难经》为代表的第一阶段。认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第二阶段,在隋唐时期,寒温分论,认为温病和伤寒虽然都属外感病,但两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差异,当加以分论,如“伤寒”、“温病”、“时行病”的内容分卷论述和转载,但界线不甚明晰;第三阶段,以刘完素主火论之后,“寒温分论”日渐显现,至明清,吴有性的《温疫论》为温病学说体系分论奠定了基础。清以后,围绕着伤寒与温病、经方与时方等,可谓多种学说竞起。如喻嘉言论伤寒“三纲鼎立”,提出:外感“以冬月伤寒为大纲矣。至伤寒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而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柯琴等认定六经之中应以辨证为主,按照证随方分的的原则,主张六经之中均以其主方类证,类方而不类经。还有以法类证,以尤在泾为代表。叶天士等人,根据江南湿地,气候温暖,人口稠密,流动性大,温病流行频繁,遂提出外感热病由温邪所致,首创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形成了温病学派,其主张“温病与伤寒对立”。而绍兴医家认为伤寒温病同属外感时病范畴,两者之间只有小异,并无大别,广义伤寒与广义温病,往往是同一个对象,故主张“寒温统一”。
2 伤寒温病兼收并蓄
俞根初力求使伤寒、温病融会,以景岳论伤寒之汗法、下法、补法及慎用苦寒药物的观点,强调勘病、辨证、论治的统一,并把四时外感热病统称之为风温伤寒、春温伤寒、湿温伤寒、秋温伤寒、冬温伤寒等。以六经为支架,融会卫气营血和三焦的外感病辨证施治,无论伤寒还是温病兼收并蓄,参以己见。俞氏认为:“伤寒二字,统括四时六气之外感证。”并把伤寒分为本证、兼证、夹证、坏证和变证这五个基本类型,并将“温病”、“暑病”专篇,隶于伤寒名下。
俞根初主张六经钤百病,认为《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有也,而温热病学说不能赅括一切外感热病。俞根初特别强调六经辨伤寒(包括寒、温两类外感症)。俞根初还说:“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径”。融六经、三焦于一炉,创立寒温宜统论,诞生了“绍派伤寒”。
俞根初所著的《通俗伤寒论》,融合了古今有关伤寒之论述,结合个人临床之经验,阐述伤寒证治,别具一格,具有浓郁和独特的地方特色,为“绍派伤寒”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的理论基础。正如邓铁涛在《三订通俗伤寒论》序中所说:“《通俗伤寒论》,其通俗之处在于发展了仲景的《伤寒论》,书中的伤寒兼证,很多内容今天看来已属于温病的范围了”。温病学说是清代之重大成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若以“寒温统一论”观点看,则俞根初可说是先行者。
3 外感病学的先行者
俞根初实现伤寒与温病合二为一,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统一的外感病学。由于六淫之邪具有“首先袭表”、“与季节、环境有关”、“发病急、变化快,若与疫疠之邪相杂为患,则又兼具传染性、流行性”外,还有“可单独或夹杂为病”、“在病程中可互相转化”的特点。又由于外感病,虽病位与病性不同、证型与表现各异,但六淫(包括疫疠)之邪侵袭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邪从皮毛而入者,易涉经络、关节;邪从鼻入者,易涉清窍与肺、并旁及心(包)营;邪从口入者,易涉胃肠与脾,并旁及肝胆;邪从其它途径而入者,病多迁延难愈。外邪侵犯人体后,基本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的规律发展。但由于致病的邪气不同,人体禀赋强弱有别,治疗是否及时与恰当各异,病变亦异。如暑邪为病,其较少出现表证而径见暑热蒸灼之里证,但与阴浊之邪相杂为患,则易患表证。总之,俞根初以六淫之邪的致病特点以及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特殊性与复杂性为基础,使寒温统一,促进了外感病学的发展。
收稿日期 2009-10-12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建立策略.doc
- 论新建高职院校图书馆参及建设学习型组织方法及途径.doc
- 论新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施工单位重要意义.doc
- 论新形势下企业会计改革及实践.doc
- 论新形势下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oc
- 论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审计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 论新形式下如何加强烟草法制建设.doc
- 论新时期如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工作.doc
- 论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重要性及有效途径.doc
- 论新时期现代企业会计应具备基本素质.doc
- 0-6岁儿童保健、眼保健、中医药服务培训试题(含答案).docx
- 【桌面推演】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桌面演练方案.docx
- 锅炉突发事故应急演练预案.docx
- 2025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陕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职工大学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题库必考题.docx
- 2025年药学部处方管理办法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 患者自杀应急预案演练.docx
- 2025年燃气泄漏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现场演练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