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药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摘 要 目的:比较针药结合与单纯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差别。方法:将合适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加中药组)、对照组(单纯中药组)各3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加中药治疗治疗过敏性鼻炎优于单纯的中药治疗。 关键词 针刺 中药 过敏性鼻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1.062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ces between acupuncture pl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onl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reat allergic rhinitis.Method:6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cupuncture pl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ntroled group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n their effect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6.67% in the treatment group,but 76.67%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Conclusion:Acupuncture pl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superior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neating allergic rhinitis. Key wordsAcupunctu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llergic rhinitis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一种五官科常见病,与祖国医学的“鼻鼽”相类似。随着工业化进展、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和人类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发病率有全球性增长的趋势。至目前为止,用中药、西药等法治疗效果不稳定。自2003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并与单纯中药进行随机对照比较,发现针刺能促进其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加中药组)30例、对照组(单纯中药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7岁,平均35.28±22.1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平均8.78±4.56年。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8岁,平均37.09±23.28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4年,平均9.07±4.39年。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关于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1]拟定:即常年性发作,具有鼻痒、打喷嚏(连续3个以上)、流涕、鼻塞临床4大症状。1年内反复发作时间累计超过6个月,1日内发作时间累计超过0.5小时;病程≥1年;有明显吸入物和致敏原线索,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发作期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②年龄在10~70岁;③除外妊娠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良、肿瘤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服用中药。以玉屏风散加味为基本方:北芪30g,防风10g,炙甘草5g,辛夷花10g,苍耳子10g,麻黄5g,细辛3g,乌梅10g,五味子10g,白芍20g,黄芩10g。每日1剂。②治疗组: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中药治疗同对照组。针灸取穴:迎香、印堂、风池、合谷、足三里为主穴,针刺得气后,用捻转提插法先泻后补,留针30分钟。若虚寒者,加悬灸百会、肺俞、大椎各10分钟,每日1次。以上均以7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3天,共治疗2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199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 [1]判定疗效。①痊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②有效:症状消失,体征明显减轻,但偶有复发;③无效: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