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颠覆性创新困境深层原因及其超越
颠覆性创新困境深层原因及其超越摘要:鉴于组织的行为反映了其深层结构的特性以及组织能力的状况,从组织的深层结构、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能力的内在冲突以及组织智力的路径依赖性3个方面分析颠覆性创新困境的成因,并提出通过构建双能型组织结构和双能型组织情境从根本上解决颠覆性创新困境,实现企业由维持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之间的平稳、连续地过渡。
关键词:颠覆性创新;双能组织;深层结构;惯例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5-0015-05
Cause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Dilemma and Solutions
TIAN Hongyun1, LIU Shilan2, MEI Qiang1
(1. School of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2.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Abstract: Owing to organization behavior reflecting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structure and its capabiliti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causes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dilemma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deep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 inner contradiction between disruptive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sustaini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the path dependency of organization intelligence. Then ambidextrous structure and context of organization are discussed to solve the dilemma of disruptive innovation so that business can transform from sustaining innovation to disruptive innovation smoothly and continuously.
Key words: disruptive innovation;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 deep structure; convention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Christensen指出颠覆性创新的出现让在位企业陷入了创新困境,面对颠覆性创新,在位企业很难做出恰当的回应[1]。产业主导技术的演进过程是颠覆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交替发展的过程,只有超越颠覆性创新困境的企业才能构建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基业长青,而深入探讨颠覆性创新困境的成因则是寻求超越途径的前提和关键。
1 相关理论综述
Christensen认为大公司的经理并非无法看到颠覆性变化的到来,也不是缺少资源去面对这些变化,他们所缺乏的是像考虑个人能力那样来思考组织能力的习惯。他认为影响一个组织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的因素有3个:资源、过程和价值观。资源包括有形的如人、设备、技术和现金,以及无形如产品设计、信息、品牌以及和供应商、分销商及顾客的关系;过程是雇员在将资源转变成更具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时的相互作用、协调、交流与决策模式;而组织的价值观是雇员们判断一个订单是否具有吸引力,一个顾客是否重要,一个新产品的创意是否具有吸引力或盈利性时优先考虑的标准[2]。按照Christensen的观点,资源的专用性、决策模式和价值观念导致组织无法有效开展和应对颠覆性创新。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在市场营销、资源分配、组织结构、观念意识和文化等方面形成了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的障碍[3]。
其他一些学者也就企业的颠覆性创新困境进行了研究。Fiona Lettice、 Pter Thomond认为管理团队的资源、路径依赖性和现行的认知模式构成了管理层寻求颠覆性创新的障碍,并试图运用整体投资组合管理工具来寻求解决颠覆性创新中的资源分配难题[4]。Marnix Assink提出了企业开展颠覆性创新有4个方面的障碍,即吸收障碍、思维模式的障碍、风险障碍、发展初期的障碍和基础结构的障碍[5]。Brown和D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