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测绘基准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集 1
城市测绘基准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1 2
周卫 ,张涛
(1.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2. 南京市规划局,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城市测绘基准的建立涉及大地测量学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 等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的更新与统
一,涉及对原有控制成果的重新平差、转换和利用,需要进行基础地理数据的转换加工,这部分工作面广量大。因此,现代化测绘
基准建立和现有测绘成果的转换的研究不仅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
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测绘基准、坐标系统、数据处理
一、引言
测绘基准建立和维护是一切测绘工作的基础,是城市测绘重要的设施,是基础地理框架的重
要组成部分。测绘基准的统一与更新将为“数字城市”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十分有利于数据
标准的统一和数据共享,有利于各级基础测绘和行业测绘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和国家、省级测
绘成果的交换与共享。同时,免除了数据转换的使用成本,提高数据使用效率和政府的投资效
益。
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城市测绘基准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城市测
绘基准都是在经典大地坐标系统基础上建立的,经典大地坐标系统是采用一个与物理地球体最
为接近的旋转椭球面作为参考基准面,并通过椭球的定位与定向,使这一基准面与当地的大地
水准面最为接近。经典的大地坐标系统认为所有的基准站的坐标都是固定不变的。然而事实上,
地球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的,静态的坐标参照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变形误差越来
越大。经典大地坐标系统由于测量仪器和手段的制约,精度一般只有 10-6 量级,对于现代高精
度测量已经不能起到“控制”和”基准”的作用。而目前我国使用的80 西安坐标系属参心坐标
系,存在着椭球参数精度和指向等问题。在全球经济化和数字中国的建设中,单纯采用局部、
二维、低精度、静态的大地坐标系统作为测绘基准所带来的不协调与矛盾将越来越多。
当前城市测绘应该考虑充分利用包括卫星定位技术等现代大地测量手段,建立维护和统一使
用现代大地测量平面基准和高程基准,彻底改变城市多坐标系统和多高程系统并行以及坐标系
统落后的局面。我国即将采用 “2000CGCS”和相应的大地测量常数作为全国统一的大地基准,
建立与国家基准一致的、统一的、高精度、动态、地心、现代化的、与国际接轨的大地坐标系
统,是城市测绘基准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城市测绘的要求。本文针对城市测绘基准现代化涉
及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案。
二、测绘基准建设原则
建设现代化城市测绘基准体系,要着眼于未来50 年或更长的时间,以及信息社会和空间技
术的应用及发展的需求,要兼顾先进性与适用性、整体性与可行性、可靠性和兼容性等原则。
(1)先进性与适用性
测绘基准体系的更新牵涉面很广,基准体系一旦确定,一般不再轻易改变。为此,在建设测
绘基准体系时一定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采用目前世界先进的技术、国际通用或最新的研究成
《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集 2
果。国家测绘局的有关文件已经明确提出,我国采用地心 3 维测绘基准,其定义应和国际通用
地面参考系(ITRS)定义的原则一致。
在地心 3 维测绘基准建设中要做到先进性与适用性相结合,就是要建设高精度、动态的城
市大地控制网,该网应与国家(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一致,并具有足够的点位精度和密
度,涵盖全部区域范围。
(2)整体性与可靠性
建设现代测绘基准体系,要将空间坐标基准框架、高程基准框架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考
虑。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水准测量、重力测量等技术手段,建立并维持相
互补充、互为依存的空间坐标基准框架、高程基准框架,构筑城市面向21 世纪的新一代完整的
大地测量基准服务体系。同时,空间坐标基准框架、高程基准框架又能独自地成为一个体系,
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建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土木工程类专业技能测试纲要.PDF
- 土壤水的饱和流动.PPT
- 在CiscoAironet无线安全常见问题.PDF
- 在YZ方向则不产生压电效应.PPT
- 圣彼得堡角度表OPTROUIS.DOC
- 图形的运动教案_20160627095019683.DOC
- 在太阳系的九颗大行星中惟有地球上存在生命.PPT
- 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я类.PDF
- 土耳其迪拜9天.DOC
- 在球坐标系中则为一维流这种不完整井流可用空间汇点来求解图5.PPT
- 培养基和试剂质量控制方法-试验室能力验证管理系统.PPT
- 培门冬酶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专家共识·.PDF
- 地震勘探反射法在第四系分层及确定新构造运动的应用-物探与化探.PDF
- 基于CPTU的中国实用土分类方法研究-岩土工程学报.PDF
- 基于CFD模型风能资源模拟应用进展-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PDF
- 基于MSP430单片机经纬仪操纵杆智能一体化设计.PDF
- 基于MATLAB计算机辅助解析几何课程的数学试验.PDF
- 基于PANS模型的轴流泵叶顶空化特性-江苏大学.PDF
- 基于RBF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深厚冲积层立井冻结-中国矿业大学.PDF
- 基于TM6的地热资源的热红外遥感探查模型研究-中科院南京地理与.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