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用微生物菌种
本章内容 一、常用的工业微生物 二、发酵工业菌种筛选 三、发酵工业菌种改良 一、常用的工业微生物 细菌 醋酸杆菌: 醋酸、山梨醇、5-酮葡糖酸、Vc等 假单胞杆菌:2-酮基-D葡萄糖酸 乳酸菌:乳酸及发酵乳制品 枯草芽孢杆菌:淀粉酶、蛋白酶、氨基酸、肌醇等 梭状芽孢杆菌:丙酮-丁醇 大肠杆菌:天冬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以及天冬酰胺酶等 棒状杆菌、短杆菌:谷氨酸 放线菌 链霉菌属: 90% 小单孢菌属:庆大霉素 地中海诺卡氏菌:利福霉素 酵母菌 酿酒酵母 假丝酵母属:酵母蛋白 产朊假丝酵母 解脂假丝酵母 热带假丝酵母 毕赤氏酵母属、汉逊氏酵母属:产膜酵母,有害菌。 霉菌 曲霉属:酶制剂和有机酸 米曲霉、黑曲霉 青霉属:青霉素、葡萄糖酸 点青霉、产黄青霉、桔青霉 根霉属:米酒、黄酒、淀粉糖化以及甾体转化 德氏根霉、米根霉、小麦曲根霉 红曲霉属:豆腐乳、酿酒(红曲 ) 其他 担子菌:多糖、有机酸、甾类、抗癌药物 香菇、虫草、平菇、 灵芝、杏鲍菇等 藻类: 保健食品、生物柴油 绿藻(小球藻、衣藻) 蓝藻(螺旋藻) 未培养微生物(Uncultured Microorganisms ) 定义:指迄今所采用的微生物纯培养分离及培养方法还未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其在自然环境微生物群落中占有非常高的比例,约为99%。 研究方法 模拟自然培养法: 原位培养、培养条件优化、 单细胞操作 宏基因组分析法 二、发酵工业菌种分离筛选原则与技术 (一)发酵工业菌种筛选的总趋势与要求 (二)分离筛选原理与技术 (三)应用举例 菌种选择的总趋势 野生菌→变异菌 自然选育→代谢控制育种 诱发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定向育种 菌种选择的要求 能在廉价原料制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且生成的目的产物产量高、易于回收; 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较快,发酵周期较短; 培养条件易于控制; 抗噬菌体及杂菌污染的能力强; 菌种不易变异退化; 对放大设备的适应性强; 非病原菌,不产生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无害)。 1. 指导思想: 先分离纯化,再结合工艺要求进行筛选。 分离纯化同时附加筛选条件,一步得出所需菌株。 获得适于工业发酵菌株 只获得选育所需的出发菌株 2. 菌种获得途径 生产中长期使用的菌种的定期分离筛选 ; 从被污染的生产及科研用菌中分离目的菌; 从各种育种方法处理的微生物材料中分离筛选适于工业目的的优良菌株 ; 从已知菌种和大自然中分离新菌株 寻找新的发酵产品的产生菌; 寻找老产品的新的优良菌株。 从保藏机构获取菌种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CCCCM) 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 英国国家典型菌种保藏所(NCTC) 大阪发酵研究所(IFO) 3、新种分离与筛选的步骤 调查研究(包括资料查阅) 试验方案设计 (选择性+灵敏度 ) ? ? 含微生物样品的采集 (如何使样品中含所需微 生物的可能性大?) ? ? 样品预处理 (如何在后续的操作中使这种可 能性实现) ? ? 菌种分离 样品的采集 原则: 样品来源越广泛,获得新菌的可能性越大 了解目标产物的性质和产生菌的种类及特征。 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土壤微生物的分布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通风情况 土壤植被情况 采样季节 土壤的酸碱度 样品的预处理 目的:提高分离效率 方法: 物理方法:热处理;膜过滤法;离心法 化学方法:化学成分增加特定微生物的数量 诱饵法:富集目的菌 分离方法的选择 根据目的菌有无选择性特征来选择分离方法 菌种的营养特征独特 生长特征独特 无选择性特征 根据产物的特征进行 随机分离 (1)选择性分离原理和技术 生长条件的选择与控制原理 控制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控制培养条件 控制培养基酸碱度 控制培养温度 控制通气条件 添加抑制剂 富集液体培养 增加混合菌群中所需菌株数量的一种技术 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