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子纳器件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分子纳器件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学科简介及工作建言 ‘分子纳器件研究简介’提纲 Part I 研究现状简介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制备方法和几个代表性的实验 第三章分子纳器件输运的定性的概念 第四章第一性原理理论框架:NEGF+DFT 第五章分子晶体管和纳米线 第六章提问及回答 第七章小结 第八章附录 Part II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分子纳器件包含强关联部分 第三章分子纳器件输运是个多尺度问题 第四章分子纳器件是个限制性新体系 第五章课题举例 第六章小结 第七章附录 重点 第四章第一性原理理论框架:NEGF+DFT 在现有的NEGF+DFT理论框架下开展的工作 I) 释放假设条件:举例关于边条件,举例μ II) Bridging the gap III)方法学 IV)跟踪DFT的研究进展 Part II 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Part I 第四章第一性原理理论框架:NEGF+DFT 介观Landauer-Buttiker理论的扩展 第一性原理全分子水平计算模拟方法的主要步骤 分子器件理论研究(主要代表性文献) 几个典型分子器件的计算结果 为什么说是定性的?理论框架中的近似 促使改进理论的实验要求: 在现有的NEGF+DFT理论框架下开展的工作 I) 释放假设条件:举例关于边条件,关于μ II) Bridging the gap III)方法学 IV)跟踪DFT的研究进展 第一性原理理论框架简介 纳分子器件电子输运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 确定电极-纳米材料-电极构成的纳分子器件的几何结构,特别是电极与纳米材料的界面结构。 对处于平衡态的纳分子器件,研究自洽的电荷转移、吸附诱导的静电势变化、纳米结构的电子能级相对于金属电极Fermi能级的对准、金属-纳米结构耦合引起的单个分子电子态的变化。 对处于非平衡态的纳分子器件,研究电荷的注入和再分配、纳米结构对外电场的屏蔽和产生的电势降、外加电场对电子态的改变、电子态的非平衡占据情况和给定接触电极几何形状时的电流-电压特性。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察:纳分子器件结构改变对其电学特性的影响,特别是金属接触电极的表面原子结构和化学种类、金属接触电极与纳米结构的距离和相对几何形状、门电极的几何结构和材料、纳米结构在电压/电场作用的结构变化等影响因素。 NEGF+DFT 的理论框架的主要步骤 自洽收敛后进一步计算透射系数,态密度和电流 NEGF+DFT 的理论框架的主要步骤 NEGF+DFT 的理论框架的主要步骤(不按顺序) 1)建立扩展分子的适当的哈密顿 2)选取计算电子结构的方法:如DFT-KS方程及TB方法 3) 选取扩展分子哈密顿矩阵表示的基组 4)选取TB的参数(在位能、跳迁耦合) 5)采用Green函数技术通过自能Σ1Σ2引入无穷长引线的效应: , ,这里 分别描述分子与左右电极耦合的矩阵。 是孤立半无穷引线Green函数 6)定义纳器件Green函数 7)形成包括自能的新哈密顿矩阵.自洽求解 8)过程中需要定位引线费米能 相对于分子能级的位置 9)和确定静电势分布 10)收敛后,通过谱函数 , A是 Green函数的虚部, 11)计算态密度 12) 计算透射系数 13)计算I-V特征 流程图 分子器件理论研究(主要文献) Agrait N 0208239,Phys.Rep.377(2003)81-279原子尺度导体的量子性质,Review Arnold G.B., XXX143,超导隧穿 Baer R. JCP120(2004)3387, Basch H. JCP119(2003)11926BDT 的几何和成键 Basch H. J.Chem.Phys.120(2004)5771,S-吸附 Bratkovsky A.M. PRB67(2003)115307,BDT接触几何、和栅效应 ,Palo Alto; S-C6H4-S;angle; covalently bonded to electrodes; Caroli C.J.Phys.C:solid St.Phys.4(1971)916,直接计算隧穿电流 Chen H. PRB67(2003)113408,BDT配位置换Japa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BSL-2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docx VIP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材分析.ppt VIP
- 电动机控制实践教学教案.pdf VIP
- RS Components 电工电料 电流互感器 CMS2050-SP7 使用说明.pdf VIP
- 液压油缸的初步知识与装配.ppt VIP
- 弯曲零件展开料长的计算.docx VIP
- 大一新生班干部竞选演讲稿【课件】.pptx
- DL_T 5754-2017 高清版 智能变电站工程调试质量检验评定规程.docx VIP
- 2025年低压电工证(复审)考试笔试试题(600题)附答案.pdf VIP
- 2024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