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的装配及性能测试1试验目的2蓄电池的结构和原理组成.PDF

铅酸蓄电池的装配及性能测试1试验目的2蓄电池的结构和原理组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铅酸蓄电池的装配及性能测试1试验目的2蓄电池的结构和原理组成

铅酸蓄电池的装配及性能测试 1 实验 目的  熟悉铅酸蓄电池制造的一般工艺步骤及其工艺方法;  掌握铅酸蓄电池充放电性能的测试及其容量计算方法。  用石墨代替腐植酸作负极铅膏制备蓄电池,比较其性能。 2 蓄电池的结构和原理 组成蓄电池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把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过程(氧化过程)和得到 电子的过程(还原过程)分割在两个区域进行;二是物质在进行转变的过程中,电子必须通过 外线路。 2.1 结构 铅蓄电池一般由 3 个或 6 个单格电池 串联而成,每个单 格电池标称电压为 2V,3 格串联为 6V 。结 构如图所示。壳体 采用耐酸、耐热和耐震的硬橡胶或聚丙稀 塑料制成整体式 结构,壳体内分成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 每个单格内装有 极板组和电解液组成一个单格的蓄电池。 壳体的底部有凸 起的筋,用来支撑极板组,并使极板上脱 落下来的活性物 质落入凹槽中,防止极板短路 2.2 主要零部件及作用 正极板——PbO2 (放电生成PbSO4 ) 负极板——Pb (放电生成PbSO4 ) 隔膜——AGM (Absorbed Glass Malt 吸收式玻璃棉) 隔膜电池AGM :采用吸收式玻璃纤维棉作为隔膜,电 解液吸附在极板和隔 膜中,电池内无流动的电解液,电池可以立放,也可以卧放。 胶体电池GEL :采用SiO 做凝固剂,电解液吸附在极板和胶体内,一般立放工作。 2 电解液——硫酸溶液(H SO , 放电生成H O ) 2 4 2 2.3 基本反应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包括放电过程和充电过程。其反应方程式为: 充电是将外部直流电源连在蓄电池上进行充电,使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放电是 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从电池中释放出来去驱动外部设备。 2.4 铅酸蓄电池的一般设计 2.4.1 板栅设计 在正负极活性物质、电解液、板栅体积或质量之间作出分配和平衡。 板栅质量  比质量: 活性物质量 板栅质量 最佳0.35~0.6 活性物质量  板栅表面积 2 比体积: 小于1.0g/cm 2.4.2 电池容量设计 3 电解液中经验公式 涂膏式极板在1.3g/cm 4 C 4.87 10 bh  C——极板容量,A ·h b——极板宽度,mm h——极板高度,mm δ——极板厚度,mm 根据所需功率与时间确定容量 所需瓦时 电池容量(A h ) 电池组电压 2.4.3 电解液浓度和用量计算 电解液密度太低,电池容量降低;电解液密度太高,则板栅更容易被腐蚀。硫酸密度为 3 时,即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 %,电导率最高, 1.22g/cm 酸的体积通常大于隔板孔体积与干充电状态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孔体积之和的80 %。能 灌酸的空间有限,因此采用比富液电池密度高的酸.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