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与整合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PDF

越界与整合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越界与整合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PDF

越界与整合 :从 20世纪中国文学史 到 20世纪汉语文学史 — — 兼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黄万华 摘要: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主要是空间上的 “越界”。从 “文学的中 国”这一空间 越“界”到包括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在 内的 “汉语的文学”.在消解单一中心论中提供 了一种颠覆、超越 以往以线性时间线索筛选作家作品、文学事件的文学史叙述.从而产生文学史 叙述的不同面向,形成多路径的文学史叙述,由此完成的文学史整合会凸现百年中华民族文学的 价值,也会显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在民族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语言的包容性 ,共享性修复华人仲 国人认知的 “整体性”,现代 中华民族文学的经典化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史;20世纪汉语文学史:百年海外华文文学 中图分类号:1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4—0078—06 并不只是纵 、横方 向上的拓展 ,而是一种 “越界” 和 “整合”的新的文学史叙述的展开.它一方面回 答着清末民初 以来中华民族新文学诞生后文学史建 1994年 .我读到孔范今先生起草的 {2o世纪中 构遇到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文学史叙述 自身 国文学史大纲》,很兴奋地感受到了一种新的文学 深入展开的一种必然。 史思路 ,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与约我撰写的台 “越界” “不单指跨越 民族国家区域的界限, 湾、香港文学有关。时至今 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也指跨越学科、文化 、方法 、视野的边界,同时也 著作为了避免 “缺失”。也列入了台湾、港澳文学 , 超越文本,进入社会及历史现场,回到文化/文学产 但往往单独列出一章讲述台湾、港澳文学 ,在 “20 生的场域,有时也有必要打通古今,进出现代与古 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框架中.两者还是 “游离”成 代之间”②。 “五四”后的文学史叙述发生在无法 两张皮。但 19年前孔范今的 “大纲”已经很有学 彻底摆脱政治化的语境中,各种壁垒分明的界限随 术深度地处理了这一问题,在一种现代人文主义的 之产生,文学历史本身的多重性、流动性一度被单 视阈中沟通了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之间的文学对 一 化 、凝固化,因此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 话①。由此 ,文学的多元存在的种种历史 (可能) 而言, “越界”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越界”的 性都得到充分揭示 ,百年台湾 、香港文学较为 自然 指向是 “整合”,这种 “整合”是深入开掘和充分 而贴切地嵌入其中。与此同时,现代人文主义视阈 共享民族文学资源 ,它不抹杀各时期 、各地 区文学 的展开 ,使种种以往被遮蔽和 “边缘化”的文学存 的丰富差异性,相反 ,它在多元性 、差异性中理解 在得以重归其位 。在这样一种学理视野 中,近、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本质,从而把握其整体性。 现、当代中国文学原本血脉相通的存在 自然沟通, 大陆、台湾、港澳文学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多源多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 “百年海 流、当道并存的对话关系。 外华文文学 (整体)研究”(项 目编号:11AZD063) 打通近 、现、当代 ,沟通大陆、台湾和港澳, 的成果之一。 78 J江汉论坛 “越界”不是漠视、否定 存“在”,而是从一个 史背景 ,充分关注相关的历史变迁。例如,20世纪 界域进入另一个界域而获得多重视阈.从而去蔽溯 中国有过三次 “留学”高潮 ,就密切联系着中国文 源 ,把握社会变迁之叠合 、文学演变之交错等情 学的三次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