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摘要:文章引用大量的史料,从中国古代的环境意识、环保机构和环保措施等方面考证我们的祖先如何高度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环境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们的祖先自走出茹毛饮血的穴居时代、跨进文明社会的那一时刻起,就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意一识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的重要性,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史料。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回顾我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
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败不掩群,不取糜禾;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认为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必须注意保护,合理开发。反对过度开发,特别是破坏性的开发。
西周时期 ,人们认识到保护山野蔽泽是国富民强的保证。《管子·立政》篇中讲到富国立法有五条,其中第一条就是“山泽救(救:即防止之意)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将山泽防火,草木生殖生长置于富国之道的首位。《逸周书·文解传》中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署,以成鱼鳖之长。”《国语·周语》中述周制说:“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蔽有圃草,圃有林池,所以御灾也。”这说明当时人们认识到一郊牧、圃蔽、林囿可以用来救饥荒、防灾年。
《国语·周语下》中也讲:“《诗》亦有之,日‘瞻彼旱麓,棒一措济济。恺梯君子,干禄恺梯’。夫旱麓之棒稽填,故君子得以易乐干禄焉。若夫山林mf竭,林麓散亡,蔽泽肆既,??君子将险哀之不暇,闻何易亡之有焉?”意思就是说像旱麓一类山麓林木茂盛,君子便可高乐安闲地求禄求食;但如果山林原麓消失,野蔽池泽枯竭,君子只有哀伤地面临危险,还有什么安逸快乐呢?这说明人们已认识到山林蔽泽的丰茂是人民安逸快乐的保证。而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则将诸侯之君能否严格地防守山林原泽的资源而不受破坏作为判断可否立为天下之王的标准。即:“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范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这就足以说明人们对保护山林原泽等生态资源和环境的重视程度了。管仲还认为:“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管子·八观》)。
战国时的荀子根据生物资源消长规律,提出了一套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措施。他说:“养长时,则六畜生,杀虫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上》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进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将环境保护上升到称王称霸的地步,这与管仲的环境保护思想可谓是异曲同工。《荀 子 · 天论》中说:“夭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莱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也就是现代自然哲学所倡导的“师法自然”思想,告诫人们要正确处理好“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之关系,不要逆“天”而行。
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发展了先秦的环境保护思想,提出了农林牧渔协调发展的思想。认为“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晓高下,各因其宜。正陵贩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搞,夏取果萌,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民为资。是政生无乏用,死无转尸。”这种协调发展的思想仍值得我们今夭借鉴。汉代著名学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王道通三》中指出:“古之造文者,三画丽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王者孰能当之。”他又在著名的“天人三策”中提出了“天人感应”论,认为如果君主逆“天”,不施德政,就会激起天的震怒,引发水、火、虫、旱、地震等灾害。我们在这里剔除其神秘主义的成分,即可窥见其重视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的思想。
值得一提 的是,在中国古代盛行的道教、佛教等宗教的教义中也蕴含有丰富的环保思想。如道教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思想,要求人们遵从自然、效法自然,以自然为法则。因为宇宙间天地万物、飞禽走兽、草木昆虫等一切存在物都是道气化生的,只是由于他们各自察赋的道气清浊不同,才形成各自不同的特性,并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且相互依存。在道教中,特别强调要慈爱一切生命。“戒杀生”是主要大戒,内容十分具体,如戒条中规定:不得热水泼地致伤虫蚁,不得火烧山林,不得妄伐树木,不得以毒药投入池江海中,不得妄凿地毁山川,不得污水泽,等等。从各个方面对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明确细致的规定。进而还要求人们不要惊吓、虐待动物,并呼吁救助一切生命。佛教的教义中,不杀生也是其重要的一条。佛教认为,在诸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这在物种不断灭绝的今夭,值得我们重视。此外,伊斯兰教的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医学成像技术原理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幼儿园防恐防暴演练总结(32篇).docx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ktv酒水供销合同范本.docx VIP
- 第3课+追求人生理想+第一框+第3目【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第9讲 《反兴奋剂条例》.ppt VIP
- 无人驾驶技术在矿用电机车的应用.docx VIP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pdf VIP
- (高清版)B-T 19889.7-2022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7部分: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