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量子通信及其系统模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量子通信及其系统模型

浅述量子通信及其系统模型摘要:量子通信是由经典通信和量子力学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其无条件安全的特点,使它成为一种全新的安全通信技术,它在各个领域潜在的应用价值已受到高度重视,因此,量子通信的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涉及到了量子通信中所用到的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内容,并且介绍了量子通信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量子通信系统。并在文章的末尾处,对量子通信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关键词:量子通信;量子密钥;Abstract: quantum communication is a cross discipline combined by classical communication and quantum mechanics and the unconditional security featuresmake it become a new secur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Quantum communicationhas been paid highly attention becase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 value in all areas, therefore,the research on quantum communication has been becoming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is paper involvesthe basic content of quantum mechanics which is used in quantum communication,and introduces the quantum communication and its system composition briefly. In the end of this paper,it gives the prospect in quantum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Keywords: quantum key; Communication system; 第一章 量子通信的现状及历史[1] [2] [3]为了安全传递信息,美国的科学家贝内特(Bennett)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布莱萨德(Brassard)于1984年第一次提出利用量子比特作为信息载体,通信双方先产生并安全分配量子密钥,然后用分配好的密钥,以一次一密方式实现安全通信。这就是著名的BB84协议这种方法开创了量子密钥分发研究的先河。1991年,英国牛津大学的Ekert提出了一种新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1。这种方案是通过量子的纠缠态实现的。其安全性由贝尔不等式来判断。1992年Bennett对他提出BB-84方案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只用两个非正交态来实现但是效率减半的方案一B92协议,不可克隆定理为B92协议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证。1993年英国国防研究部在光纤中用相位编码的方法实现了 BB84-QKD方案,光纤传输长度达到了 10公里。等到1995年,在光纤中的传输距离巳经达到了30公里。1993年,美国科学家贝内特(Bennett)等6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用纯量子的方法将一个粒子的量子态转移的另一个粒子上的办法,即量子的隐形传态(quantum teleportation)技术。这种方法可以克服了量子信道对量子态的影响,保障了量子信息的安全性。奥地利的安东,泽林格(A. Zeilinger)小组,于1997年,在实验室第一次以实验的形式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输技术[53。等到2004年,该小组已经把量子隐形传态的距离提高到了 600米。2002年,德国和英国研究机构成功利用激光在相距23. 4km的两座山峰之间传输光子密钥,i 正实了通过近地卫星传送量子密钥的可能性。2004年,美国BNN公司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城建立了世界首个量子密码通信网络并投人运行;同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小组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并利用五光子纠缠源成功地完成了的量子态隐形传输,首次实现了实时语音量子保密通信。使得在城市范围的建立量子安全通信网络的设想成为现实。随着量子技术的发展,绝对安全的移动通信、互联网将会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同年,郭光灿研究小组成功实现125km光纤点对点的量子密钥分配。2007年,潘建伟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超过100千米的光纤量子通信实验。此次实验是基于诱骗态的。2008年,欧盟组建的7节点保密通信演示验证网络试运行成功。同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小组在合肥市组建了首个光量子信息网。2009年,潘建伟小组实现基于光开关的主动式线路切换技术,在合肥建成世界首个可自由扩充的全同型量子通信网络,并利用超导单光子探策器将安全通信距离提高到200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