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政要-清-章梫.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康熙政要》   清 章梫   论君道   康熙六年,圣祖躬亲大政治谕天下曰:“朕以冲龄,嗣登大宝。辅政臣索尼等,谨遵 皇考世祖章皇帝遗诏,辅理政务,殚心效力,七年于此。今屡次奏请, 朕承太皇太后之命,躬理万机。惟天地祖宗,付托之重。海内臣庶,望治方殷。朕以凉德 夙夜只惧。天下至大,政务至繁,非朕躬所能独理。宣力分猷,仍惟辅 政臣诸王贝勒内外文武大小各官是赖。务各殚忠尽职,洁已爱民,任怨任劳,不得辞避。 天下利弊,必以上闻。朝廷德意,期於下究。庶政举民安,早臻平治。凡我军民,宜仰体 朕心,务本兴行,乐业安生,以迓休宁之庆。政在养民,敢虚天地生成之德?当时亲政, 恒念祖宗爱月之心。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是年又谕吏部等衙门曰:“民为邦本,必使家给人足,安生乐业,方可称太平之治, 近闻直隶各省,民多失所,疾苦颠连,深可悯念。或系官吏贪酷,朘削 穷黎;抑或法制未便,致民失业。果何道以遂其生耶?一切民生利病,应行应革,尔内外 各衙门大小文武等官,念切民依,其各抒所见毋隐。”   宏文院侍读熊赐履奏:“臣备员侍从,遇皇上虚己求言,不敢摭拾浮词,以混宸听, 谨因圣谕所及而推本言之。伏读诏书曰:“今闻直隶各省人民,疾苦困 穷,深可悯念,或因官吏朘削,或因法制未便。’此真二帝三王之用心也!但国家日言生 聚,而凋敝愈甚。日言轸恤,而疮疾不起。日言招集、言蠲免,而流离 琐尾之状,不可胜言。溯厥由来,诚如圣谕所云者,盖小民征终岁勤劳,仅给俯仰之资。 而夏税秋粮朝催暮督,私派信于官征,杂项浮于正额,设一旦水旱频仍,饥馑见告。蠲赋 则吏收其实而民受其名。赈济则官境其肥而民重其瘠。此不独守令之过也!上之则监司, 又上之有督抚。有司之职业在地方,上官之激劝在举劾。伏乞皇上将见任督抚大加甄别, 贤能者加衔久任,贪污不肖者,立赐罢斥,毋令久居民上。嗣后督抚缺出,不拘内外臣 工,果有端方清正,望重才优者,敕部院大臣,从公保举,授以兹任。   其考课也,以民生之苦乐,为守令之贤否,以守令之贪廉,为督抚之优劣,则廉者以 劝,贪者以惩。有利必兴,有害必除,而民之不得所者寡矣。此圣谕所 已及,而臣详切言之者也。虽然,内臣者,外臣之表也。京师者,四方之倡也。本原之 地,亦在乎朝廷而已。臣请择其重且大者言之:一曰政事纷更,而法制未 定。我国家章程法度,其闲者有积重难返者,不闻略加整顿,而急功喜事之人,又从而意 为更变,但知趋目前尺寸之利,以便其私,而不知无穷之弊,已潜倚暗 伏于其中,朝举夕罢,以至盈廷聚讼,甲令游移,此时事之最急者也。伏乞圣之敕下议政 王、贝勒、大臣、九卿、科道,将国家法度,详慎会议,凡沿革损益, 参以古制,酌以时宜,勒成会典,颁示天下,则上有道揆,下有法守,垂于无疆之业在此 矣。一曰职业日废,而士气日靡。   国家之设官也,满汉相制,堂属相维,正欲其同寅协恭,俾责无他卸。近见各衙门大 小臣工,大率默缄依阿,绝少实心任事之人,甚至老成慎重之名,以济尸位素餐之计。树 议者谓之疏狂,任事者目为躁竞,廉静者斥为矫惰,端方者笑为迂腐。间有修身体道读书 穷理之士,则群指为道学而非笑之,百计诋诽,必禁锢其终身而后已。伏乞皇上位振颓 风,作养士气,申饬满汉诸臣,虚衰酌理,实意任事,是则曰是,非则曰非。汉官勿以阿 附满官为工,堂官勿以偏任司官为计,宰执尽心论思,而不必以唯若为休容。台谏极力纠 绳,而不必以钳结为将顺。则职业修养,官箴整肃矣。一曰学校废弛,而文教日衰。学校 为贤才之薮,教化之基,而学术事功之根柢也。今庠序之教,缺焉不讲,师道不立,经训 不明。士子惟揣摩举业以为取科名之具,绝不知读书讲学,以求圣贤理道之归。其高名 者,又或泛滥百家,沈瀹二氏惑世诬民,莫此为甚。伏乞皇上隆重师儒,兴起学校,畿辅 则现成学院,各省则责成学道,使之统率于士子,讲明正学,非六经语孟之书不读,非濂 洛关闽之学不讲,敦崇实行,扶持正教,命府州县择士子中志趣端卓、英俊可造者,各举 一二人,贡之国雍,宽其馆舍,厚其廪饩。又廷臣中择道德高劭之人,俾司成均,日进诸 生而陶淑之,其道必本于伦,达乎天德。其教自洒扫应对,以致于义精仁熟,渐摩诱掖, 循循有序,三载之后,学成材就,司成次其优劣,汇送吏部,量之材之大小之浅深而授之 秩,其公卿大夫之子弟亦如之。   至于山林隐逸之士,有经明修德,德业完备者,仍请敕下地方官,悉心咨访,据实奏 闻,朝廷优礼延聘,加以褒崇,以为士习人心之劝,则道术以正,学术以明,教化大行, 人材日盛,其有补于国家也,宁浅鲜哉?一曰风俗僭侈,而礼制日废。礼者圣王所以节性 防淫,而维系人心者也。臣观今日风俗,奢侈陵越,不可殚述,一裘而费中人之产,一宴 而糜终岁之需,舆隶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