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生态条件下深松耕作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同生态条件下深松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洪文,王庆杰,李问盈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摘 要: 为了研究在不同地域、作物、气候类型、试验年限条件下,深松耕作处理(SSRT:播种前深松与旋耕配合耕作,SSNT:播种前只深松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该文根据中国北方地区现有的田间试验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深松耕作处理条件下与传统翻耕和旋耕(CT)的作物产量相对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CT相比,不同条件下的深松处理可增加作物产量,但其增产比例不同。在东北和西北地区,SSNT和SSRT都具有较强的增产能力,可分别使作物增产14.39%和12.95%,而在华北地区,采用SSRT增产效果稍高,增幅为10.44%;对不同作物类型,玉米采用SSNT和小麦采用SSRT增产略好;气候类型为年降雨量≥500 mm、年平均温度<10 ℃作物增产较高些;随着深松年限的增加,逐年深松的作物增产量逐渐减弱,可隔年或多年深松1次。该研究成果可为深松技术在中国北方地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中图分类号:S2;S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 不同生态条件下深松对小麦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
Zheng Kan, He Jin, Li Hongwen, Wang Qingjie, Li Wenying. Effect of subsoiling on yield of wheat and maize under different ecological conditions[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5.
0 引 言
深松耕作是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之一,可替代传统翻耕作业[1]。土壤经过深松后,能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形成虚实相间的土壤耕层结构,有利于作物的根系生长,从而在涝灾旱灾时,可有效避免作物倒伏烂根、水土流失、病虫害等现象[2-3]。因此,深松耕作可作为增加深根系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技术。
2013年中国机械深松面积为1.078×107 hm2[4],但由于存在地域、作物种类、气候以及种植制度的差异,导致深松耕作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同。如白伟等[5]研究认为,深松后旋耕相比单一旋耕使辽西旱作农业区春玉米产量平均增加16.59%。孙敏等[6-7]通过对山西闻喜县旱地小麦进行深松旋耕和旋耕对照试验表明,在降雨量<400 mm时,深松旋耕处理更能增加小麦的产量。Qin等[8]通过在内蒙古武川县连续2a田间试验观测深松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得出,与对照组相比,深松减少了0~50 cm的作物耗水量,促进根系对5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的利用,深松使作物平均增产18.29%,水分利用率增加9.68%,从而得出在免耕基础上深松,是北方农牧交错带有效增加水分利用效率的保护性措施。何润兵等[9]研究表明,相比单一免耕,免耕+深松技术模式,降低了约2.9%土壤容重,冬小麦增产7.19%。保证粮食安全是中国粮食生产的首要任务,分析不同条件下深松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是有必要的。
Meta分析是一种对同类单个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10-11]。过去的几十年中,深松耕作试验在中国的不同的地区和耕作制度条件下作业,但仍缺乏对中国北方深松耕作效果的综合分析,本文重点搜集北方地区深松试验结果数据,通过Meta分析方法,在不同地域、作物、气候类型、试验年限条件下,分析深松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深松技术在中国北方农业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1 数据来源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cienceDirect、Engineering Village、Google Scholar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了中国近30a公开发表的深松与作物产量相关的文献,并对检索的文献进行了筛选,筛选标准如下:①试验区域为中国农业区;②试验田耕作处理有深松组和对照组;③试验观测年限≥2a,并有作物季节产量与观测年对应的图表;④试验地点明确、试验起止年份清楚;⑤剔除试验地点、试验年份、作物种类、试验数据结果相同的文献。经过以上标准筛选,共获得57篇文献,包含92组试验,318对数据,分布于12个省。对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试验点位置、耕作处理、作物种类、年降雨量、年平均气温、试验持续年数等数据。
探讨在深松耕作处理下不同条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对筛选的数据进行了分类和范围划分。根据的深松类型,将数据分为2类:深松旋耕(SSRT),即播种前进行深松与旋耕配合整地;深松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巴燕中心学校中考备考方案.doc
- 2016工作总结2017工作目标.doc
- 2016届高三生物尖子生非选择题专练.doc
- 2016年3月13日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doc
- 2016届安徽淮北一中高三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带解析).doc
- 2016年4月咨询工程师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考试模拟卷.docx
- 2016年4月绍兴市教学调测(一模)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word含答案).docx
- 2016年一级建造师工程项目管理重点梳理.docx
- 2016年IPO规则变化后分析文集.docx
- 2016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作业二生活与消费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