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味道总裁张文远拜访“寒地香稻之父”—苗永增.pdfVIP

四季味道总裁张文远拜访“寒地香稻之父”—苗永增.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季味道总裁张文远拜访“寒地香稻之父”—苗永增

四季味道总裁张文远拜访“寒地香稻之父”—苗 永增 ■ 编辑:四季味道 薛宏玲 在国内近代水稻发展始上,人们不乏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南袁北苗”—— 南有袁隆平,北有苗永增。这一南一北,两位同是 1930 年出生的同龄育种专家 创造的不仅是他们人生的奇迹,更是我国稻米史上的奇迹篇章。的确,在我们 这个人口大国中自古以来大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主食。为此,我国对稻米的需 求量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量”上 解决了我们对稻米的需求,“寒地香稻之父”苗永增先生却在“质”上保证了 我们对稻米品质的苛求。这一“量”一“质”恰恰解决了我们对“食”的欲 望。 2015 年 10 月 16 日,四季味道团队黑龙江绥化之行有幸拜访了86 岁的我国 香稻育种专家“寒地香稻之父”苗永增老先生——一位清瘦、矍铄、慈祥、健 谈的老人。短暂的接触交往中使我们深刻感受到这位耄耋老人所信守的不仅是 他的信念更是心系民生的豁达。他的人生就像一本创新史,没有停歇,没有句 号,没有终点,有的是一份执着,一份坚守,一份永不熄灭的热情。 在与他的交谈中,他说的最多的就是“香稻育种”问题。逐字逐句,层层 递进,条理清晰,从中不难看出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程度以完全升级为生活的 目标更或者是他人生存在的价值。耄耋之龄的苗永增老先生虽已满头斑白,但 精神头儿却一点儿也不输给年轻人。与他交谈时你不用担心他的听力有什么问 题,因为一个词“耳聪目明“在他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 着智慧的光芒,其中更平添着一份源于内心的自信;灵动中似乎能够捕捉到细 微之处,这也恰恰折射出了科研工作的精细。 面对苗永增老先生,同行的同事问出了我们共同的一个小疑问: “苗先 生,您脸上怎么这样有光泽,连一个老年斑都没长?我们能活到您这个岁数 么,即使活到了,能有您这样硬朗的身体么?”苗永增老先生听后爽朗地笑 了,微笑中饱含坚信地回答说: “吃香稻啊!”,在场的人听后都笑了。是 啊,短短的几个字,道出的不仅仅是一份真谛,更是他对香稻的真挚情感。在 30 多年的香稻育种道路上,苗永增老先生每一餐吃的都是他自己的科研成果, 他深知每一种香米的口感与营养价值,他是创造者更是第一个试吃者。每一份 送入百姓餐桌的香米都已经过了他的严格考验。他笑谈: “每一种香稻品种的 问世、推广都要对他自己负责,更要对全国亿万百姓负责。” 见到我们的时候苗永增老先生很是高兴。他笑说:“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缺 的就是真正的绿色食材,“追溯古老的农耕文明”、“从农场到家庭”,这个 理念很好,现在的中国人有钱了,但却吃不到安全的粮食,你们说这是进步了, 还是后退了!你们的出发点很好,咱这黑寒土地种出来的大米品质是最上乘的。 好好干,让更多的人吃到安全好品质的大米。” 拜访过程中,苗永增老先生亲自带领我们到他的试验田参观。走在试验田 的小路上,出于担心,同事打算上前搀扶他,但被苗永增老先生微笑着拒绝 了,笑说: “这里我每天都走很多遍,走的比你们都稳当着呢。”话音刚落, 他就健步如飞地走在了前面。看到这里,我不禁暗自想 “这老爷子的身体可真 好啊!” 因为正值秋收时节,大规模的试验田放眼望去一片金黄,然而细看你会发 现,每一块稻田也有着不同的差别,稻秆有高有矮、有黄有绿,错落无章。问 其原因,才知道这些都是苗永增老先生这几年正在试验阶段的新品种。走出试 验田,在路边上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有一片水稻居然种在了旱地上。看出我们 疑惑的眼神,苗永增老先生笑着说:“这是他现在正在攻克的旱地水稻种植技 术,也是目前他最大的奋斗目标。”看着苗永增老先生坚毅的目光,相信不久 的将来我们一定能看到这项技术的诞生。苗永增老先生的这份“生命不息,奋 斗不止”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不是简单的感慨,而是发自内 心的敬佩。 短短的两天行程,不足以让我们深深地去探索苗老先生的人生轨迹,但这 短短的两天时间却足可以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一个被誉为“寒地香稻之父”的老 人是如何坚守在这份事业之中,对于这样的美誉更是授之无愧。带给我们的启 示是: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因为他的付出,他的成 果,他的价值都是有目共睹。耄耋之龄,本是颐养天年的时候,而为培育寒地 香稻奋斗了几十年的苗永增老先生却从未停歇过。做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 人,内心对苗永增老先生的敬仰之情早已无以言表。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