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治制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区域治制度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与学生展示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团队协作相结合、实践体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确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知道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能力目标 学会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把握我国的宗教政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不同民族的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履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理解和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 【资料卡】 ?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费孝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多元”是指中华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中华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 ? ?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道德经》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的所有民族的总称。何为中华民族?1988年,费孝通先生发表了其在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的著名论文《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其主要论点可概括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活动:探寻西藏历史与现代“混搭”——以农奴的故事为例 【资料卡】讲述西藏农奴及后代的故事 资料来源:CCTV纪录片《西藏农奴的故事》及《瞭望》2014年第3版。 推荐学生阅读:《尘埃落定》《敲响人皮鼓》等。 人物一:底层农奴次仁的故事:“次仁”在藏语中是长寿的意思,农奴次仁差点因为自己的名 字而丧命。(右图为次仁)? 人物二: 72岁的索朗顿珠:忆起“与父母及10个兄妹住在牛棚马圈里”的悲惨日子,索朗顿珠感慨万千地说:“现在,我的大女儿在家务农,二儿子在外承包建筑工程,小女儿是国土局的公务员。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的最大梦想是能多活几年。” 人物三:63岁的索朗多杰:索朗多杰生下来就是桑嘎庄园的朗生(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母亲没等民主改革便撒手人寰,父亲在改革后不久去世,他成了孤儿。1968年9月,索朗多杰开始了乡村教师生涯,执教46年,培养学生上千名。“在旧西藏,文盲率高达95%以上。”索朗多杰说,“现在的孩子们能够坐在气派的教学楼里,用计算机软件上课,真是今非昔比。教育投资越来越大,我的最大梦想是孩子们健康成长。” 人物四:55岁的边久:边久是首批参与的农民工之一。改良土壤、修水渠、运树苗、种树……经过十多年摸索,他从农民工变身苗圃老板,他慈爱地抚摸着树干,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每棵树都像孩子一样,我的最大梦想是做强生态产业。” 人物五:58岁的农奴后代曲吉:在昔日有名的“乞丐村”里,58岁的农奴后代曲吉家有一辆小车、两辆工程车,儿子跑运输年收入60多万元,这样的变化只是新西藏的一个缩影。站在阳光灿烂的庭院里,手捧滚烫的酥油茶,曲吉的脸上荡起幸福的笑靥。她说:“黑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现在的心态跟年轻人差不多,想再打拼一下。” 据统计,1959年到2013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由1.74亿元跃升至807.67亿元。另外,2013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2561元,增速首次排全国第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578元,增速排全国第二。 300万西藏各族人民正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累累硕果:农牧民免费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僧尼养老保险、孕前优生免费健康体检、应届高校毕业生全就业、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同时,全区88.7%的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新居,173万人的安全饮水和67万农牧民的用电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分析】 民主改革55年来,在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下,西藏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不仅体现了我国民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