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炭行业别黄金十年
煤炭行业告别黄金十年
市场低迷,进口煤冲击、价格下滑,产能过剩、税费高攀……煤炭业正在挥手告别“暴利”的黄金十年。
煤炭行业危机四伏,行业改革传言不断。市场消息称,运作了近十年的煤炭经营许可证酝酿取消,而煤炭或将纳入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
行业进入冷冬,各地方政府相继出手救市。2013年煤价何时止跌?预估的5亿吨库存如何消化?高压下的煤企出路何在?
煤市大萧条 产能过剩达5亿吨 政府出手救市
2012年中国煤炭社会库存首次突破了3亿吨,达到3.44亿吨。这意味着,持续了近十年的“一煤难求”盛况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煤企陷入供过于求危机。
一位煤炭行业人士表示:“在市场需求不足情况下,煤炭行业产能已经相对过剩。”
而2013年的产能过剩形势将更加严重,据其估算,2013年煤炭行业的社会库存可能将高达5亿吨。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相继出手救市,试图力挽狂澜保护本地的煤炭产业。
“微利”时代
2012年被称为煤炭行业十年来最为困难一年。
受国际经济低迷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煤炭需求大幅下滑,加上产能的释放以及进口煤的低价冲击,导致煤炭价格连续下跌,港口库存爆棚,煤企苦不堪言。
火爆了十年的煤炭行业似乎一夜入冬。
根据39家煤炭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这些企业的盈利能力均有下滑,近8成公司甚至出现负增长。
由于下游需求不振,煤企对钢厂、电厂这些用煤大户的议价权已经彻底丧失。
如何卖煤,成为“煤老板“”们的心头大患,包括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在内的诸多公司都开始四处奔波、寻找销路。
但下游客户的采购热情并不高涨。据长安能源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李廷介绍,沿海主要电厂电煤库存继续向下逼近1500万吨,可用天数23.4天,仍处偏高水平。
因此,即使眼下正是“迎峰度夏”的传统用煤高峰,但整个煤炭市场仍无明显启动迹象。
面对困局,煤业不得不放下身段以价换市,打起了价格战。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环渤海5500大卡/千克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已经从2012年初的797元/吨降至年底的638元/吨,降幅接近20%。
2013年来,煤价还在继续下滑。一季度,山西省吨煤综合售价为546.79元,同比减少43.17元。山东区域电厂5月份电煤到厂接收价再次普降20元/吨。
煤企与电厂之间的博弈已经白热化。
“电厂存煤爆满,想挡煤挡不住,只有出台脱离市场价值的价格挡煤。供煤商越是看到电厂限购挡煤,越要削尖脑袋赔钱供煤。电厂看到降价了来煤还不少,就认为价格还没降到位,于是再行降价……循环往复。”上述行业人士表示。
受此影响,煤企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2013年第一季度全省煤炭行业实现利润累计完成仅为65.22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8.24亿元,下降66.98%。同时,五大国有煤企集团有三家出现了亏损。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4.86%,部分大型企业出现亏损,亏损企业的比例已从去年同期的18%上升至23%。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了贷款发工资和推迟发工资的现象。
而就在国内煤企备受市场煎熬之时,进口煤却在我国市场大行其道。
在2012年煤炭进口量高达2.9亿吨之后,今年一季度,我国煤炭进口量继续保持了大幅增长。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前四个月进口煤量达1.2亿吨,增幅超过30%。
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进口煤将达3.6—3.9亿吨,比2012年增长1亿吨。由于进口煤的价格要低于国内煤价,这对国内煤企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市场低迷,进口煤冲击、价格下滑,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煤炭业的黄金十年已渐行渐远,将步入寸利必争的“薄利”时代。
据中银国际证券分析表示,煤炭行业第一季度平均净利润将同比下跌50%左右。
产能过剩危机
在煤企“微利”的背后,我国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出现了反转,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
据悉,在煤炭行业黄金十年期间,我国煤炭产量也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从2001年的11.6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32.4亿吨,平均年增长率为17.9%。2012年中国产煤36.6亿吨,约占世界总量的46%左右。
但即便如此,整个行业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据煤远大咨询中心张志斌表示,一般情况下将3亿吨作为煤炭社会库存的标准,如果是小于2亿吨或1.5亿吨,表明煤炭市场供不应求,但如果大于3亿吨,基本上就可以将市场定义为生产过剩、供大于求。
而我国2009至2011年的全社会库存分别为5000万吨、1亿吨、1.28亿吨。按照这一标准,我国煤炭产业一直处于供应相对偏紧的状况。但从2012年开始,这一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逆转。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中国煤炭社会库存首次突破了3亿吨,达3.44亿吨,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
“现在还是相对过剩。”上述业内人士对21世纪网表示。
他认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