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明孝陵核心景区植物景观剖析
南京明孝陵核心景区植物景观剖析芦建国,张杏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江苏南京210037)摘要:南京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马皇后的合葬陵墓,明孝陵核心景区即石象路至宝城段,本文着重分析此核心区的植物景观。通过分析得出,植物的量是帝王陵寝等大型园林营建的最基本要素,只有满足了量的需求,才能满足美的需求。明孝陵核心景区植物景观遵循自然,在自然中合理创造规则景观,实现了规则———自然的过渡。核心景区内每个景点植物配置不尽相同,但都能恰如其分的表达出陵寝植物景观意图。植物景观注重因地制宜,同时植物景观融入了景观营建的精髓,充分展现了植物造景的七性。关键词:核心景区;明孝陵;植物景观中图分类号:S7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0)04-0101-05园林植物不仅构成景观,同时也是生命的艺术,植物景观已成为体现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风貌的直接载体。南京钟山风景区有着丰富的植物景观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明孝陵景区是钟山风景区的首席代表景观,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有其独特的魅力,其内的植物景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景区的时空布局和景观变迁。时保留下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1961年3月公布明孝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明孝陵得到多次修缮。2003年明孝陵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此后明孝陵景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补绿、植树造景。二、核心景区植物景观理念(一)量美原则顾名思义,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2]明孝陵作为帝王陵寝,其内的植物资源首先要能够形成郁闭的空间覆盖,如帝王的华盖一样,为陵墓整体提供荫蔽。因此,陵寝植物景观首先要以“量大”为基础,形成陵墓主体的绿色覆盖。与此同时植被群体要能够形成稳定的群落,长远地生存繁衍,最终形成稳定的植物景观。满足了以上两点基本功能需求之后,才能谈论其景观之美。其次,中国皇家园林向来崇尚量美原则,欣赏植物的整体美,利用植物的量显一、明孝陵景区植物景观历史明朝金幼孜《瑞应甘露赋》:“瞻彼孝陵,松柏苍苍兮。”清朝陈文述《秣陵集》:“孝陵之建,有松十万株。”[1]史籍资料表明,明孝陵自古多种植大量的松柏类植物,形成四季常青的陵墓主基调。1853年至1864年太平天国期间,孝陵所有建筑和建筑周围的植物都毁于战火。1909年,虽有多方政府筹划保护孝陵,但百姓迫于生计,仍时常在明孝陵内砍伐树木,植物景观尽毁。1929年,明孝陵划入中山陵陵园,重新对明孝陵进行绿化设计与施工,明孝陵现有的部分植物景观是当收稿日期:2010-05-12作者简介:芦建国,男,河北易县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张杏春,女,江苏盐城人,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要学院硕士研究生。——101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0卷第4期示皇家的恢宏气派。因此,植物的量是帝王陵寝等大型园林营建的最基本要素,只有满足了量的需求,才能满足美的需求。(二)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是绿地稳定、高效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建立尽可能多的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3]明孝陵植物景观遵循自然,在自然中合理创造规则景观,实现了规则———自然的过渡。丰富的植物种类形成多样的生态群落结构,使得每个景点都有自身的景观特色,同时景观整体性强,植物景观丰富,群落结构合理,生态保持良好,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尤其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陵寝内保留有许多的古树名木,一方面保护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也保存了陵寝珍贵的自然文化底蕴。(三)意在笔先意在笔先,是指创作作品之前,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植物景观营建亦是如此,在一个景区进行植物景观营建之前,应当首先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确立景观主题,再进行植物绿化。明孝陵核心景区分神道和主体建筑两部分,其中又细分为许多小景点,每个景点植物配置不尽相同,但都能恰如其分的表达出陵寝植物景观的景观意图。从陵寝整体植物种类可看出,松柏类、桂花、海桐等常绿植物应用的比重大,形成四季常绿的景观,旨在体现帝王的万古长青、兴盛不衰。细则以石像路为例,强调神道的空间引导作用,运用大乔木加强空间进深感,形成郁闭空间,两侧对植,象征帝王的仪仗,在植物选择上选用乌桕、银杏、枫香等色叶树种创造出独特的秋季红叶景观,体现了帝王陵寝的磅礴气势,且兼顾了四季的景观变幻,使景观效果得以加强。(四)因地制宜,形式多变明孝陵核心景区植物景观注重因地制宜,植物群落稳定,生长良好,乔灌草结构明显。各景点选用不同的植物种类,形成具有变化的四季景观,重点区域保留原有的古树名木。同时通过运用植物的空间组合,形成不同的空间形式,如棂星门后列植榉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