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果蝇的性状观察和饲养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果蝇的性状观察和饲养技术

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Genetics Experiments 【课程】【课】【】【】【】【】【】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课时 备注 1 验证 2 人体X染色质的观察 验证、操作 2 3 人类正常性状的系谱调查 验证、分析 2 4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 验证、操作 2 5 果蝇的性状观察和饲养技术 验证、操作 2 6 果蝇的单因子杂交试验 综合 3 分组完成 7 果蝇的二对因子的自由组合 综合 3 分组完成 8 果蝇的伴性遗传 综合 2 分组完成 合 计 实验一 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 (参考遗传学实验教材)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人的染色体组型,理解染色体在遗传上的重要作用。 2. 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方法和有关数据处理。 二、实验原理 染色体的特征以有丝分裂中期最为显著,所以一般都分析中期染色体,此时期的染色体形成了纵向并列的两条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联在一起。染色体的特征包括染色体的数目、长度、着丝粒的位置、随体与副缢痕的数目、大小和位置。所有这些染色体的特异性构成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的组型分析(karyotype analysis)叫核型分析核型分析对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按一定特征排列起来的图(染色体组型)的分析选用分裂旺盛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制成染色体组型图以测定各染色体的长度(微米)或相对长度(%),着丝粒位置及染色体两臂长的比例(臂比),鉴别随体及副缢痕的有无作为分析的依据。submedian region) sm 3.01~7.00 近端部着丝粒区 (subterminal region) st 7.00以上 端部着丝粒区 (terminal region) t ∞ 端部着丝粒 (terminal point) T ⑥ 副缢痕及随体 副缢痕的有无和位置,随体的有无、形状和大小,都是重要的形态指标。带随体的染色体用SAT或星号“*”标记。计算染色体长度时,可以包括随体也可以不包括,但均要注明。 ★人类体细胞染色体组型: 人类细胞的正常核型含有46条染体体,相互构成23对,其中22对是男女所共有的常染色体,一对为男XY,女XX的性染色体。 根据丹佛(1960)、伦敦(1963)和芝加哥(1966)会议提出的标准,即按照染色体的长度依次减小和着丝粒位置以及其它特征,把人类体细胞染色体分为七个组群,各自特征简括于表2。 表2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组 群组号 染色体号 形态大小 着丝粒位置 随体 次缢痕 鉴别程度 A 1~3 最大 m 无 常见1 可鉴定 B 4~5 次大 sm 无 不易 C 6~12+X 中等 sm 无 偶见9 难鉴定 D 13~15 中等 st 有SAT 偶见13 难鉴定 E 16~18 小 sm 无 可鉴定 F 19~20 次小 m 无 不易 G 21~22+Y 最小 st 有SAT 难鉴定 五、实验步骤 1.将显微摄影图片上的一个细胞的全部染色体,沿染色体边缘分别一条一条小心剪下。 2.首先对全部剪下的染色体进行初步目标,根据长短和形态特征,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 3.按一定顺序将染色体进行排列,编号(排列方式见表2)。 4.对初步排列的染色体进行测量,分别为精密毫米尺量取每条染色体短臂和长臂长度(毫米数,小数点后估量一位数字)。计算出各条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着丝粒指数,臂比数(臂率),并记录原始数据。 5.根据测量数据较正目测配对排列的结果,进行调整排列。将数据按表1所示分类类型结果整理后填入表3中(实验结果)。 6.将剪下的染色体按一定顺序排列,一对一对地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色体的着丝粒在一条直线上,贴成一完整的染色体组型图。 七、实验结果 将你所进行的人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整理记录于表3,对照表2的各项特征,顺序剪贴出完整的人类染色体核型图。性染色体贴在最后。 表3 组型分析数据表 染色体编号 相对长度% 臂比 着丝粒指数 类型 长臂 短臂 全长 1 2 … 23 X Y 实验二 人体X染色质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观察与鉴别X染色质的简易方法,识别其形态特征与所在部位,为进一步研究人类染色体的畸变和疾病,提供参考条件。 二、实验原理 X染色质,亦称巴代小体。目前认为在哺乳类动物中,正常雌性个体两条X染色体。在不分裂的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活化,另一条固缩,固缩状态的X染色质能被碱性染料所深染。在雄性个体中,性染色体为XY型,一般无固缩状态的X染色质,故检查不出,有人实验统计得出,在雌性动物中,X染色质检出率为56-87%,雄性动物中为2-6%。 X染色质可用适当的核染料使其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