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

所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所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巧解诗歌情感题 考点解读 一部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表达出的观点态度,是它的最大艺术价值之所在。所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进行文学鉴赏活动,当然也是设计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的主要出发点。 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 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 方法归纳 (一)关注标题(《秋夜喜遇王处士》 《书愤》) (二)分析内容(人、事、景、物) (三)抓住关键词语(议论性、抒情性词语,如:惜、哀、悲、痛、怒、愤、怨、叹、笑、喜、乐等) (四)留意技巧(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夸张、典故等) (五)了解作者和背景(留心注释里的介绍、平时的积累)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1广东卷)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问题: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考查方式归纳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某联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咏山泉(某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诗歌各句(或相关诗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二步:分析诗句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第三步:指出诗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随堂练习:2011全国新课标卷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 荒郊一望欲销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 * 【答案】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放情感)。 答题示范 本诗借助(通过)对……的描写,主要运用……手法,表达了……思想(感情、知趣)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 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比兴”、“象征”)手法(1分);以凤凰自喻(“象征诗人自己”)(1分),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2分)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2分)。只答“怀才不遇”或“失意”给1分)。 随堂练习:2010全国课标卷 随堂练习:2011全国卷 参考答案: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随堂练习:2011上海卷 “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动作1分;状态1分;情绪1分;情感1分)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