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高效课堂(共3课时)教学设计.pdfVIP

《赤壁赋》高效课堂(共3课时)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赤壁赋》高效课堂(共3课时)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2 )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特点。 2. 过程和方法 (1)熟读成诵,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2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热爱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 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3.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解题,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史实; 2. 正音,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初步感知课文。 、 3. 讲解 1、2 两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人,了解一段 史实,学习一种文体,感受一种胸襟和气度。这篇文章就是《赤壁赋》 。(板书题目) 二、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简介 (一)苏轼及“乌台诗案” 师:《赤壁赋》作者是谁? (苏轼)那么同学们了解苏轼多少呢? (同学起来发言,老师总结整理) 苏轼 (1037 -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 法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宋仁宗嘉佑二年( 1057)与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 ,但以苏轼的影响为最大,他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 和散文家。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实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他 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地方官。新法实行得很有成绩,元丰二年( 1079)那些曾经依附 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 弹劾苏轼, 害他坐牢。 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 “乌 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后来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 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没有实权。于是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边造了一间茅屋,辛勤 躬耕,自得其乐,偶尔也去爬爬山,划划船。 《赤壁赋》就是他在游了赤壁 (事实上不是三国中的赤壁, 而是赤鼻矶)以后写下的,同时期的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后赤壁赋》。 (二)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语言上多 使用骈句和对偶,手法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赤壁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 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散结合,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 文的成分,因而文章特别适合吟诵。 三、朗读,正音 (一) 欣赏《赤壁赋》录音朗读(提醒学生注意读音、断句和语气) ; (二)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解析课文 (一)老师串讲第一段,在情景设置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强调重点字词的解释,适时请同学起来翻 译或回答问题。 (二)学生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赤壁之景到底怎么样?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万顷之 茫然。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明确: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3.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些词句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 舟秋江的心情? 明确: “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有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 际的江水中从流飘荡、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