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2016年第三批扶持 .doc

附件1 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2016年第三批扶持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1 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2016年第三批扶持

附件1: 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2016年第三批扶持计划申报指南 一、重点支持领域 (一)工业机器人 1、工业机器人传动技术 围绕工业机器人高精密传动核心部件领域,重点研究传动系统动态服役行为与变形协调、传动关键部件轻量化、柔轮高强度钢材热处理工艺等关键技术,开发针对多种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的高精度、高刚性的系列谐波减速器产品。 2、高端数控及3D视觉系统集成技术 重点研究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和机器人3D视觉系统软硬件技术,攻克复合加工的多通道控制等核心关键技术,开发高端智能控制平台,实现数控系统与机器人3D视觉系统的数据交互和协调运作,为智能装备产业提供高性能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和解决方案。 3、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 围绕高性能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领域,重点研究攻克高响应电流环技术等伺服系统关键技术,以及高速工业以太网EtherCAT总线技术等控制器关键技术,形成具有网络化、开放性、安全性等特点的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二)服务机器人 4、人形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 围绕智能人形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重点攻克大扭矩小尺寸的伺服舵机技术、机器人步态控制算法等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多款高性能低成本的伺服舵机,为智能服务机器人的伺服舵机的国产化提供通用产品和技术支持。 5、智能电网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 围绕智能电网服务机器人应用领域,重点研究智能电网下超高压、强电磁辐射应用环境中的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攻克高压电磁屏蔽、智能声音识别、人机交互等核心关键技术,开发高性能编码器、高性能热成像与热诊断设备等,打造无人值守的智能电网环境。 6、放射性环境机器人关键技术 针对核电站放射性环境下的设备维修、监测及核事故应急处置需求,攻克重屏蔽强辐射环境下的信息感知与远程信息传输、易去除放射性污染本体结构设计及工艺等核心关键技术,开发符合核电放射性环境要求的作业机器人,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三)可穿戴设备 7、可穿戴治疗关键技术 围绕可穿戴设备治疗技术领域,重点研究攻克传感器采集和人体健康数据分析、传输和存储等核心关键技术,开发相关可穿戴产品,建立生理数据云管理与分析平台系统,提供高性能的治疗产品和技术支持。 (四)智能装备 8、全自动电子印刷关键技术 针对超精密芯片电路的印刷和检测行业的需求,重点研究攻克图像识别技术、视觉对位全自动控制技术、人机交互等核心关键技术,开发高精度电子印刷设备,进一步提升电子印刷行业智能装备的国产化率。 9、智能装备3D测控关键技术 围绕智能装备的3D测控技术领域,重点研究攻克高速主动式的条纹投射系统、3D机器视觉等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实时3D检测及测量平台及相关解决方案,为精密制造和测量等领域提供实时测量等技术支持。 10、智能焊接关键技术 围绕智能焊接装备技术与应用领域,重点研究攻克焊接系统数字化控制、弧焊机器人数字化电源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高速图像处理系统、高性能焊缝跟踪传感器、大小功率全数字化焊机、弧焊机器人电源系统等系列产品。 11、物流运输用无人驾驶关键技术 针对物流领域对无人驾驶运输车辆的需求,重点研究和攻克导航技术、单机运动控制技术、系统调度算法等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出无人驾驶混合导航运输车、无人驾驶智能激光导航叉车等产品。 二、市级工程实验室组建扶持计划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项目申报单位是在深圳市(含深汕合作区)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从事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研发、生产及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等机构。其中,企业应拥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项目实施能力,经营管理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应拥有优秀的技术及管理团队,具有高水平研发成果和技术储备,具备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财务制度健全。 项目申报单位在本领域有较强的影响力,具有相应的研发基础条件。工程实验室总人数不少于20人,其中专职研发人数不少于15人。领域相关研发设备原值数不少于500万元,相关研发场地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上年度销售收入不低于1亿元(其中服务机器人领域销售收入不低于3000万元),研发经费不低于1000万元或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5%,能为产业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等提供支撑和保障。工程实验室统一管理、开放使用。 优先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民办非企业等机构以产学研合作的方式联合申报。 工程实验室的定位明确,发展思路清晰,任务、目标合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应有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土建工程、新购置设备等),建设期一般不超过3年。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等要求,项目方案合理可行,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已按有关规定完成审批、备案或核准,且时限未超过两年,根据需要取得项目用地、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