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京剧——声调与在唱腔中用法.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京剧——声调与在唱腔中用法

京剧——声调与在唱腔中用法 中国艺术招生网戏剧戏剧专业 京剧——声调及其在唱腔中的用法 京剧——声调及其在唱腔中的用法 2007-4-2 10:52:48 声调又称字调,是构成字音四大要素(字头、字腹、字尾、字调)的重要因素,而且声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京剧唱腔遵循的是曲调和字调的统一,曲调的高低升降和字调的阴阳上去这四声走向基本一致的,如果不一致,就会形成“倒字”。京剧唱腔的设计是按“以字行腔”的规则,也就是按照字的四声调、调向的变化来安排唱腔的旋律的。因而,字音的四声是唱腔旋律走向的依据。字音的声调不同,旋律也就会有差异。京剧演唱者必须懂得这个原理,遵循这个规则,按每个字的声调来行腔,才能做到“字正”。有人讲,抽掉京剧声调,即是抽掉了京剧的灵魂。京剧声调是湖广音、北京音、中州韵等方面语调的综合,“如果把京剧里韵白和唱腔中的具复杂性的上声和湖广音的去声完全抽掉,而代之以京音,就会变成曲剧或评剧”。“京剧中的韵白和唱腔和口语化京音的主要矛盾在声调,所谓‘字正腔圆’,声调的重要性远大于‘尖团字’、‘上口字’,尖团、上口不涉及行腔的设计”。这些京剧界行家的讲话,非常简单明了地点出了声调在京剧唱念中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一个京剧演唱者没有四声声调意识或不重视声调的重要性,那他无论如何努力,也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字正腔圆”。 故然,由于京剧唱腔特别是经典的传统唱腔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唱腔设计者的精心安排,以及艺术家们的反复磨合、修正,一般不会出现“倒字”。但问题不仅仅在于有否倒字,关键在于不讲四声会使整段唱缺乏生气、韵味,变成“无调字”,听起来起伏不明,层次不清,变成了歌曲的唱法,这是非常有害的。 下面从旦角“西皮慢板”句首唱腔来说明这个问题,用同一个旋律填不同唱词,效果会如何: 我们各取《洛神》、《西施》、《太真外传》【西皮慢板】中一句的句首:“过南岗”、“西施女”、“一家人”“高力士”。这四个词组的唱腔设计各不相同,但如果都用“过南岗”的唱腔唱,“西施女”、“一家人”、“高力士”三组词唱起来一定会感到有些别扭,“西”字像“齐”音,“家”字像“夹”音,即阴平字好像变成了阳平字;而“高”字像“搞”音。原因在于“过”和“南”字调和曲调走向基本一致,因而显得比较协调;而其余三组词就不是这样的情况了,字调和曲调的走向不一致,因而显得较为别扭。 再举人们非常熟悉的唱腔来作比较说明。《女起解》【流水】唱段中有一句“苏三离了洪洞县”,《太真传》【流水】唱段中有一句“太真杨氏玉环名”。如果把这两句的唱腔对调一下,就会觉得很别扭。阴平的“苏”变成了阳平的“俗”;去声的“太”变成了高唱的“胎”。 京剧演唱讲究四声是区别于歌曲唱法的重要特征。歌曲设计时一般不讲四声,因而它可以多段不同的唱词反复使用同一个旋律,比如电影《上甘岭》插曲中“一条大河波浪宽,……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姑娘好像花一样,……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好山好水好地方,……迎接它的有猎枪”这三组词用的就是同一个旋律。而京剧是不可以也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尤其是一些流行歌曲,歌唱近乎说话,撇开情感因素,一个曲调随便填什么词都行,根本不用考虑什么字调和曲调走向的一致。许多歌唱家唱不好京剧,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字音声调还起着区别字义、辨别语意的作用,演唱者如果搞错声调,非但不能正确表达唱词、话白的内容、含意,甚至会引起误解。比如“戏剧”和“喜剧”、“人名”和“任命”、“打倒”和“大刀”、“师傅”和“诗赋”、“建成”和“奸臣”等,读音虽然一样,但声调不同,意思也就不同。弄错字音四声叫做出“倒字”,倒字是京剧演唱之大忌,因而在吐字时一定要把表达四声的音符或装饰音唱出来。例如《霸王别姬》【散板】中“军情”两字均落6音,这里的“情”是阳平,阳平是由低向高,如果唱平了,就会变成阴平的“清”字,因而唱“情”字时,在6音前加装饰音5比较好;前面举到的《女起解》【流水】唱段“苏三离了洪洞县”一例中,“苏三”两字均为阴平,分别落高音的2和1,两个阴平在一起,前高后低,虽然这样的唱腔设计是可以允许的,但“三”比“苏”低,听起来似乎有点像“伞”音。后来张君秋先生根据剧情需要把这句唱词改成“低头离了洪洞县”,“低头”两字一阴一阳,唱成前高后低,就比较贴切了。 一、声调的调性、调值、调向及其特点 京剧唱念的字音,由于该剧种形成过程中各种地方语音的渗入并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混合型的语音体系。其中有以武汉语音为基础的“湖广音”,有河南一带的“中州韵”,有以北京语为基础的“北京音”等等。各种语音声调也相继引入,从而使同一个字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调值,因而在唱腔设计中,往往同一个字可设计不同旋律走向的唱腔。京剧唱腔的丰富多彩,很大程度上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